據外媒報道,在法國西南部的蒙德馬桑空軍基地,有訓鷹軍人在本月10日訓練老鷹,希望利用它兇猛的捕獵能力“對付”非法飛行的無人機。 [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上午9點,一架載有5名游客的輕型澳大利亞飛機在墨爾本埃森登機場附近撞擊DFO商場,飛機當場墜毀,現場燃起巨大火球,濃煙滾滾。 [詳情]
2 月 23 日早晨,伊拉克軍隊對伊斯蘭國控制的摩蘇爾機場發動了進攻。戰斗中,伊拉克軍隊擊落了一架在空中飛行的武裝化無人機。 [詳情]
臺灣臺風洪水研究中心目前正對一臺無人機進行操控訓練,目的是要使這臺無人機能在今年夏秋季節臺風來臨之時,飛進臺風眼,收集臺風內部結構數據,對臺風進行深入研究。 [詳情]
隨著“無人機+”時代的不斷深入,無人機產業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小到消費級的航拍攝影,大到無人機的行業應用。人們讓無人機搭載高分辨率CCD相機、熱紅外相機、多鏡頭相機等各種傳感器系統獲取數據,從而滿足航拍、電力巡線、建模等行業的需求。 [詳情]
無人機的飛行感知技術主要用作兩個用途,其一是提供給飛行控制系統,由于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飛機達到期望姿態和空間位置,所以這部分的感知技術主要測量飛機運動狀態相關的物理量,涉及的模塊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磁羅盤、氣壓計... [詳情]
本期硬創公開課,若聯科技(RobSense)創始人CEO金潔來為大家講解行業無人機市場以及對應飛控的發展方向。 [詳情]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1700家涉及人工智能的公司。在全球70多個國家,投資者們向這些創業公司投資了超過146億美元。投資者預計,到2020年AI創造的收入有望達到47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2016年僅為80億美元。那么,人工智能在航空業會有怎么樣的應用前景呢?未來會因為AI而發生哪些改變? [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2日報道,位于危地馬拉的富埃戈火山(Volcán de Fuego)十分活躍,研究人員一直無法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然而近日,由英國火山學家組成的團隊利用安裝傳感器和相機的無人機來拍攝該火山的噴發畫面,測量相關數據。該團隊還將建造3D模型來研究火山的變化情況。 [詳情]
從戰爭史上來看,一旦被敵軍重兵圍困,補給能否跟得上就成了部隊會不會一觸即潰的關鍵因素,而美軍在作戰中能保持戰場優勢與其強悍的全球投送能力是分不開的。畢竟在無法保證制空權的情況下,貿然派運輸機或直升機去投送補給更是等同于自殺,因此各國軍隊都在尋找新的補給投送方式。 [詳情]
如果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技術與航天技術攜手發展將會怎樣?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10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航天器將能夠自主完成制導、導航和控制、數據處理、故障判斷和部分重構與維修工作,從而大大減少對于地面測控、通信等支持系統的依賴。 [詳情]
自主定位導航是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前提之一,是賦予機器人感知和行動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說機器人不會自主定位導航,不能對周圍環境進行分析、判斷和選擇,規劃路徑,那么,這個機器人離智能還有一大截的差距。那么,在現有SLAM技術中,機器人常用的定位導航技術有哪些呢? [詳情]
近段時間關于無人機闖入機場空域干擾航班正常起降的事件時有發生,作為曾發生干擾事件之一的杭州蕭山機場近來推出了全新的無人機防御技術,能夠讓方圓15公里內的無人機無法起飛。 [詳情]
說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根本就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僅僅是造了個外殼,就是把買來“三電”系統裝上而言。民間有這樣是說法“外行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這里給外行的朋友科普一下,新能源汽車集成整車制造是汽車技術之高峰。 [詳情]
要說3D打印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領域的應用突破莫過于GE要在2018年試飛的ATP飛機發動機了。這為通過增材制造可以實現的可能性打開了新的空間。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