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珀實驗室認為,“蜻蜓眼”用到了5種主要的能力:定位、導航和授時(PNT);自主系統;微系統;生物醫療解決方案;材料工程與微裝配。[詳情]
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騰盾科技)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模塊化雙發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今日在我國西南某機場成功首飛。[詳情]
“金屬蜂窩結構起源于仿生學,模仿蜜蜂蜂巢結構。通過釬焊的方式將制備好的蜂窩結構和兩層蒙皮連接起來形成的壁板結構,具有輕量化、消音降噪、隔熱、抗沖擊性等特點,在航空航天、船舶、導彈等領域應用廣泛。”岳喜山耐心地講解道。[詳情]
近日,航空工業精密所研制的“RCTF-600滾動接觸疲勞實驗機”和“BFT-10000球疲勞實驗機”順利通過中國航發北京材料研究院現場預驗收。[詳情]
英國航空公司18日宣布,將與其他公司合作設計并建造多個工廠,其中的設施能把家庭生活垃圾轉化成航空燃料供飛機使用,這不但有助更好地解決垃圾處理問題,也有利溫室氣體減排。[詳情]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7所透露,首個國內自主研發的用于真空模擬系統中的多波段復合地球模擬器順利完成交付驗收試驗,正式投入使用。[詳情]
日前,科技部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組織專家對“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詳情]
近日,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一支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的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詳情]
距離環保部要求的9月底全面完成“裝、樹、聯”任務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焦點。[詳情]
霍尼韋爾近日面向公務機飛行員發布了最新互聯飛機飛行計劃應用——GoDirect專業版飛行包。飛行人員可以建立和保存飛行計劃,對飛機巡航模式進行計算和對比,從而優化飛行表現。[詳情]
由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張煒教授科研團隊研發的國內首個“民用無人機飛行試驗綜合控制與管理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了空中試驗平臺及地面測控系統的聯合測試驗證。[詳情]
俄羅斯米里直升機公司在不久前的俄羅斯“軍隊2017”防務展上宣布,該公司已經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協議,研制一種新型高速武裝直升機。[詳情]
在第四屆天津直博會飛行表演區,AC352直升機旋翼飛轉,緩緩離地。騰空后的AC352直升機分別在離地2.5米和25米的高度進行懸停,整個過程十分平穩。[詳情]
9月8日凌晨,中國民航在首都機場圓滿完成基于平視顯示器(HUD)的跑道視程(RVR)150米低能見度起飛首次驗證試飛。該技術推廣后,有望改善低能見度起飛,提高航班運行效率和正常性。[詳情]
近日,AC313型機尾段疲勞及缺陷容限試驗在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圓滿完成,為獲取AC313型機尾段結構的疲勞破壞模式、疲勞危險部位、疲勞壽命和檢查周期,驗證適航條款等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