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凌晨,中國民航在首都機場圓滿完成基于平視顯示器(HUD)的跑道視程(RVR)150米低能見度起飛首次驗證試飛。該技術推廣后,有望改善低能見度起飛,提高航班運行效率和正常性。
9月8日0時43分、0時48分,山東航空一架波音737和東方航空一架空客A320分別從首都機場T3、T2航站樓出發,沿著標準滑行路線滑行到01號和36R跑道執行試飛任務,分別于1時16分、1時24分滑回停機位。本次試飛分別歷時33分鐘、36分鐘。通過試飛,驗證了使用HUD在首都機場實施RVR150米起飛的可行性、低能見度程序、空管指揮、地面滑行引導及保障能力。
HUD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飛行信息和告警信息集成顯示在平視鏡上,飛行員保持對外目視觀察的同時即可了解這些參數并跟隨相關指引飛行。實踐證明,HUD的使用在降低飛行對天氣的依賴和提升航班正常性方面可起到明顯效果。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首都機場為例,在RVR150米的情況下,高速公路會封路,車輛的行駛速度不會超過20千米/時,而擁有HUD運行資質的航空公司飛機可以突破首都機場RVR200米起飛標準順利起飛。截至目前,中國民航共有585架運輸飛機裝備了HUD,占比18.9%。根據民航局2012年8月發布的《平視顯示器應用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運輸飛機將達到50%的裝機量。預計隨著裝機量的逐年增加,HUD對航班正常性的貢獻將會越來越大。
下一步,中國民航將在青島、濟南等機場公布HUD RVR150米起飛標準,并在首都機場推進使用HUD實施RVR90米起飛事宜,通過提升飛機起降精度,進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