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航空工業哈飛研制的AC312E直升機圓滿完成穩定性試飛,標志著該型機適航驗證試飛又邁出重要一步,距離開展局方審查試飛僅剩余20小時的飛行任務。[詳情]
2018年7月5日-波音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A)與巴航工業(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ERJ;圣保羅股票交易所代碼:EMBR3)共同宣布:雙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將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促進全球航空市場增長。[詳情]
近日,航空工業昌飛舉行了數控系統實驗室啟動儀式。實驗室不僅能提供培訓、試驗、維修保養等基礎功能,還將能夠實現多種智能制造應用。[詳情]
中國臺灣地區空軍目前裝備的航空武器裝備大部分為進口或許可生產,主要來源是美國和法國,同時對臺灣本島自主研制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對外購裝備形成有力補充。[詳情]
近日,中國民航總局向中國航空工業西銳飛機公司頒發了第六代G6三個飛機型號SR20/SR22/SR22T的型號認可數據單(CAAC_VTCDS_No.VTC0174A_Rev.9),這標志著全新一代的西銳SR2X飛機在中國境內辦理三證,以及后續飛行、運營有了法規和技術保證。[詳情]
6月29日,航空工業哈飛運12F飛機在大慶薩爾圖機場完成自動飛行控制系統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局方評估試飛和AEG(航空器評審)評估,標志著該系統各項性能滿足FAA局方適航條例和AEG要求。[詳情]
近日,復合材料機翼典型盒段靜力和損傷容限試驗在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全部完成,驗證了結構設計方案和強度分析方法,滿足CCAR-25-R4相關適航條款要求,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滿足國際民機適航要求的大型民機復合材料主承力結構強度驗證能力,為后續復合材料機翼全尺寸盒段靜力和疲勞/損傷容限試驗奠定了堅實基礎。[詳情]
水陸均可起降,起飛距離200米,續航超過1000公里,上海奧科賽公司的“風翎號”7月4日早上在上海浦東滴水湖成功首飛,并舉辦了大客戶預售簽約。[詳情]
總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飛機管理公司 MNG JET近日選擇了霍尼韋爾為其日益壯大的機隊提供GoDirectTM數據鏈服務及客艙互聯服務。按照服務協議,MNG Jet將采用互聯服務升級旗下機隊,包括改善駕駛艙通信、提高飛行效率以及為客艙提供穩定的高速Wi-Fi服務等。[詳情]
6月14日,哈飛公司運12F飛機在建三江濕地機場完成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局方驗證試飛。這是運12F飛機的又一里程碑節點,標志著運12F飛機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各項性能符合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規定,可以裝機使用,該型號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詳情]
近日,一飛院標準工藝材料設計研究所和質量適航安全部組織了針對運20飛機某項材料的產品PCD(過程控制文件)書面審核,這也是我國軍工行業中首次開展的材料生產過程控制審核。[詳情]
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領域之一,水污染防治正進入攻堅期。為此,各地近期正加快出臺水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同時強化水污染防治考核和督查的工作。[詳情]
5月31日,中國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揭牌暨“江西快線”頒證儀式在江西南昌舉行。這是繼北京、上海、沈陽、西安之后設立的第5家適航審定中心,有助于推動江西航空產業跨越發展。[詳情]
6月5日,第五屆航空工業“科技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航空工業科技質量部向大會匯報了航空工業2050年航空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與“十四五”規劃論證工作總體安排。[詳情]
6月5日凌晨4時許,一架服役20年的空客A320飛機穿破晨霧,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這架編號B-2373的空客A320來自成都,這是它最后一次執行飛行任務——作為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引入的首架待拆解飛機,B-2373的到來標志著設立在哈爾濱的全球最大、亞洲首個飛機拆解基地即將投入正式運營,中國航空產業正翻開嶄新的一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