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凌晨4時許,一架服役20年的空客A320飛機穿破晨霧,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這架編號B-2373的空客A320來自成都,這是它最后一次執行飛行任務——作為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引入的首架待拆解飛機,B-2373的到來標志著設立在哈爾濱的全球最大、亞洲首個飛機拆解基地即將投入正式運營,中國航空產業正翻開嶄新的一頁。
“中國正在向航空大國邁進,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的投用,意味著我國航空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航空產業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中龍飛機拆解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育澤說,以高科技為支撐發展航空領域循環再制造產業,是構建新時代經濟的重要內容,必將為我國及黑龍江航空產業發展作出新貢獻,為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能。
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全球最大
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美元,是中龍飛機拆解基地有限公司在國內建設的第一家飛機拆解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已完工,年可拆解飛機20架。
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項目從2016年開始動工,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已建成維修機庫、航材倉庫、動力站、特種車輛庫、危險品庫、綜合辦公樓等9個單體工程。7.8萬平方米的停機坪完全按照機場跑道標準修建,能停放15架空客A320。
上午5時許,在一輛“平頭”牽引車的拖動下,空客A320被拖至與機場一道之隔的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的維修機庫。隨后,它將在這里被拆解為成千上萬個零部件,進入全球二手航材市場。
“平頭”是飛機牽引車的獨有特征,為的是不擋住飛機駕駛員的視線。盡管其體量與飛機相比差距巨大,但牽引車的“力氣”卻不容小覷。據介紹,這臺牽引車產自威海,身價高達260萬元,其最大牽引力達500噸,拖動自重幾十噸的空客A320自然不在話下。
維修機庫是基地內最大的單體建筑,長123米、寬65米、高26米,面積相當于一個半足球場大小。機庫內沒有一根柱子,可以輕松地同時“吞進”3架空客A320或者一架波音747和一架空客A320。
基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論是場地面積,還是硬件設備,位于哈爾濱的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都堪稱全球第一。截至目前,基地已接到10余筆來自全球的飛機拆解訂單。
飛機“經濟退役”增值20%
空客A320系列飛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研制生產的單通道雙發動機中短程150座級客機,也是國際民航市場的主流機型,產量僅次于波音737。
一般來說,民航飛機的壽命指標有三個,飛行壽命在6萬小時左右,飛行起落壽命一般在4萬-6萬小時,使用年限一般在25-30年間。這三個壽命指標,哪一個先達到,就以哪一個為準。
昨晨抵哈的空客A320的產權人是中龍飛機拆解基地的母公司中國飛機租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此前一直被四川航空租用,目前已到租期,共飛行了近20年,飛行時間已超過5.8萬小時。
“如果按一個人能活90歲算,這個飛機的年齡大概相當于70歲。盡管它再飛個10到15年都沒問題,但它的經濟使用壽命到了,拆解的經濟效益更高。”李育澤說。
李育澤告訴記者,飛機淘汰有“技術退役”和“經濟退役”兩種情況。前者是使用年限達到設計指標;后者則是因為“高壽”飛機面臨更高的維修保養費用和更多的油耗,失去了繼續使用的經濟性。這架空客A320就屬于后一種情況。
“當飛機面臨退役時,拆解往往比繼續運行的經濟效益更高。”李育澤說,以空客A320為例,其購買價格在3000萬到5000萬美元。使用20年后,二手市場的價格為1000萬美元左右。如果拆解后在市場出售二手零件,總售價至少為1200萬美元,增值20%。
飛機拆解全球年產值百億美元
目前,飛機拆解業已是一個高速增長的龐大市場。2014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可回收、拆解的飛機每年超過1000架,一架飛機有大約90%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全球飛機拆解行業每年約有近百億美元的收益,堪稱朝陽產業。
據悉,中國飛機租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此前已全資收購了總部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家飛機拆解公司,在飛機拆解行業有著豐厚的技術儲備。
“在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落戶哈爾濱之前,世界上的30多家飛機拆解基地全部位于歐美發達國家。”李育澤說,“我們選址在哈爾濱,是因為哈市的航空產業歷史悠久,氛圍濃厚,有專業的人才儲備,這是極富吸引力的軟環境。從地緣上看,哈市地處東北亞經濟的核心地帶,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商業契機,有利于飛機循環再生產業發展壯大。”
李育澤說:“哈爾濱基地投產運營后,能夠充分滿足國內航空公司對主要航材的需求,比從國外購買航材降低成本,可更及時地更換疲勞部件,增加飛行安全系數,促進航空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如此,我們還籌劃在哈爾濱設立國際航材交易中心,積極參與國際航材市場競爭,促進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的航材交易市場的重心東移。”
循環利用,拆出來的新經濟
今后,在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既可以將不適合客運飛行的適航客機改裝成貨機繼續飛行;也可以將老舊飛機的適航部件直接循環利用或經維修、再制造后循環利用。對其他無直接利用價值的部件、材料,可進行資源化高值利用,整個生產過程潔凈環保。
李育澤告訴記者,飛機拆解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大卸八塊”,而是取出飛機中還有利用價值的機械零件、儀表等經測試安全后重新利用。以空客A320飛機為例,至少可拆解出1000多套可重復利用的零部件,而剩下的機身也是眾多商家垂涎的“投資品”。一般來說,飛機拆解后,其殼體、座椅、廚房、廁所、照明、制冷等設備都會原樣保留,整體提供給市場用做別具一格的辦公樓、咖啡廳,甚至住宅。目前,已有20多家投資商找到基地要求提供拆解后的飛機機身。
據悉,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雇傭的美國飛機拆解工程師已在來哈途中。首架飛機的拆解工作預計在8日啟動。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