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我們不缺席!2022 bauma CHINA觀眾預登記開啟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標盛會,bauma CHINA 2022將于11月22-2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如期上演。[詳情]
機器械企業生產制造產業的快速經濟發展,需要在核心信息技術可以生產這方面有新的突破點,了解科學技術升級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社會問題,滿足不同行業生產生活需求才能更好更快進步,機械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使的產品優勢在不斷提升,所以對于相關制造產業必須要融入更多新的技術才能體現出自身能力發展具有價值,機械加工生產經營管理系統軟件真正的進行教育行業化改造從而更快進步。[詳情]
今年上半年,受超預期不利因素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受到短暫沖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工程機械行業已經復蘇,但回暖跡象與企業的信心、底氣明顯增強。其中,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是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大亮點。而工程機械業自主創新和數字轉型,更為大國重器插上騰飛翅膀。[詳情]
機械加工常用的設備、加工工序、生產種類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些知識,讓大家對大型加工有更深入的了解。[詳情]
夏日港口裝船忙,在中國出口海岸線,數余臺徐工混凝土機械猶如“鋼鐵白龍”,遠赴“獅城”新加坡。 新加坡市是世界基礎設施建設排名第一的城市,除了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燃油港口,地鐵、輕軌等城市交通方面占比更是世界最高的城市之一。據悉,徐工混凝土機械將會參與新加坡多個基礎設施建設。[詳情]
近期,美國起重機和運輸公司(American Cranes & Transport)發布了第17屆北美頂級吊裝企業年度ACT100指數,較2021年起重能力減少329,339噸,這是該指數10多年來首次下跌。2021年,ACT100同比新增起重能力89,917噸,總指數為2,868,110;2020年,ACT100同比新增起重能力159,537噸,總指數為2,778,193。[詳情]
日前,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八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線上線下共同舉辦。會上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重型機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萬億元,同比增長15.2%;[詳情]
眾所周知,高空工作的風險系數很高。近年來,中國高機發展迅速,設備保有量激增至40余萬臺,量級接近歐美成熟市場。然而,從業者的安全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卻沒有隨之增長,不少企業甚至是出了事故才尋求安全培訓。[詳情]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飛速增長的建筑垃圾帶來的土壤、空氣、水源污染等環境問題,在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記。環球同此涼熱,從歐洲到亞洲,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化解建筑垃圾的危害,實現建廢的深度應用,并做出了一系列積極的探索。[詳情]
在中國挖掘機市場,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的70%跌至20%左右,生存空間一再被擠壓。日系品牌受沖擊程度更甚,其價格相對前幾年雖有一定程度的下調,但是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中,與國產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價差”。無法置身變化之外,眾企業不得不開始業務和結構上的調整,以變應變。[詳情]
市場監管總局等16部門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
關于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的通知,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詳情]
202207121414394061.jpg? 7月7日-10日,2022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26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廈門工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聚焦新工業,賦能促發展”為主題,聚焦“智能制造”與“智慧工廠”等發展熱點,展現兩岸制造業者攜手攻堅克難、共同發展的良好意愿。[詳情]
六部門發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 推進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詳情]
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平臺顯示,今年5月,我國工程機械開工率為67.15%,穩中有升。分行業看,5月,汽車起重機、挖掘機、泵車開工率位列前三,分別為80.16%、70.12%、65.06%;泵車、車載泵、拖泵、攪拌車、攪拌站、汽車起重機、攤鋪機、壓路機,開工率、平均作業量兩項指標環比4月穩中向好。開工率的變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在今年前半年走出低谷,形勢日漸明朗的勢頭。[詳情]
bauma 2022:用未來施工工藝和材料,應對新時代更艱巨的挑戰
氣候變化加劇、有限的自然資源、專業人才的缺乏.....這些都是當今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必須重視的議題。與此同時,應用更為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材料,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德國bauma展將于2022年10月24日至30日在慕尼黑舉行,屆時bauma官方將為大家全面介紹該領域的最新技術和主要發展成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