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的不斷下壓導致其它云服務商壓力重重。巨大的投入與消耗,足以讓小玩家面臨生死困境。大量CDN公司倒掉,已成為行業里公開的秘密,同時中小玩家和第一梯隊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詳情]
2018年以來,云計算市場競爭從價格戰進入“割據戰”。金山云宣布金山(日照)智慧云谷將全面建設北方最大的云計算核心節點數據中心。各大云服務商都將觸角向各個城市延伸,前不久AWS、阿里云分別與上海市政府簽訂了相關合作,華為云與鄭州在智慧城市、軟件開放云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深入。[詳情]
當企業開始運行應用程序工作負載時,一切似乎都很簡單:企業運行測試數據,并且每個工作人員都可以看到,而且它在哪里運行都無關緊要。在本地部署的數據中心或在云端,它們都是一樣的[詳情]
如今,企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吸取只有“客戶最了解”的教訓。雖然系統管理員對影子IT帶來的風險和缺乏控制力表示擔憂,但注冊定制云計算服務收集的最終用戶和員工在選擇方面并非完全錯誤。[詳情]
昨日,京東云與火幣中國達成戰略合作,領先的云計算與區塊鏈技術、豐富的區塊鏈實踐經驗、廣闊的區塊鏈應用場景,讓外界不禁開始遐想京東云對于區塊鏈技術應用上的未來動作,不過京東云的目標實際上更加廣闊,整個區塊鏈垂直領域的企業用戶都將因此受益。[詳情]
云經濟的范圍涵蓋了傳統與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顯示面板生產商,他們直接生產與最終用戶交互的設備,在產業鏈中產值較高,且大多具有消費類設備的特征,在產品外觀設計、UI、UE設計,成本控制方面常常引領市場。[詳情]
如今,云計算已經發展了10余個年頭,并逐漸形成龐大的產業規模,企業“上”云也并非難事。但不斷出現的信息數據泄露事件給火爆的云計算界敲響了警鐘,企業開始逐漸意識到云計算的風險性,明白部署哪一種云都有可能受到黑客攻擊。雖然云計算可帶來顯著的優勢,但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詳情]
備份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企業需要將數據和應用程序備份到某個位置,并能夠以某種方式恢復數據和應用程序,以便在發生一些自然災難或人為錯誤時保持業務正常運行,從而降低運行關鍵業務時所帶來的損失。[詳情]
客戶需求:生態環境部希望重新構建云安全防御系統,提升云數據中心的網絡安全運維水平, 在“環保云”建設應用過程中,將等級保護工作落地,實現虛擬化平臺的統一安全管理,消除防毒掃描風暴造成的性能影響。[詳情]
“云計算”可說是數據中心,這個中心既能動態地分配、配置、部署及回收計算機資源,同時又能自動地管理資源,動態安裝軟件及應用。[詳情]
自《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印發后,各省市紛紛發布“企業上云”行動計劃。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促使云計算服務需求激增,到2018年,全球TOP一千企業將有67%會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面向未來的戰略。[詳情]
多云其實是一個IT術語。當然,人們現在已經擁有公共云、私有云、企業云和混合云各種云服務,但這些術語顯然沒有描述真正擁有云計算的架構。那么,究竟是什么構成了多云?它與其他云計算選項相比有何利弊呢?[詳情]
機器學習(ML)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它涉及創建計算機系統,可以在沒有明確編程的情況下學習,其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德勤公司在其對2018年的技術、媒體和電信預測中表示:“2018年,大中型企業將加大對機器學習的使用力度,該技術的實施和試點項目數量將比2017年翻一番,到2020年將會再次翻番。”[詳情]
《歐盟數據保護通用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已于5月25日正式實施。從2016年發布至今,兩年的過渡期轉瞬間就過去了,數字化企業大佬們有沒有做好準備,在GDPR的槍口下,全球性的企業能在歐盟合法地做生意嗎?[詳情]
5月23日-24日,以“煥啟”為主題的2018騰訊“云+未來”峰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廣東省各級政府領導,海內外學術專家,行業大咖及技術大牛等共議云計算與數字產業發展,激活行業發展活力,煥啟智能未來。[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