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三屆信息戰略論壇在蘇州舉行,論壇上,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與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聯合發布了《2016中國制造信息化指數》(下稱報告)。[詳情]
從國家衛生計生委了解到,國家衛計委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提出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體系,制定、修訂30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詳情]
11月24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創新大會在工信部召開。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在大會上部署了工信系統“十三五”期間產業創新工作。[詳情]
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這是我國“十三五”電力發展的行動綱領、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指導文件、布局重大電力項目的重要依據。[詳情]
工信部《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原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按照研究建立車用動力電池準入管理規定的要求,2015年3月我部制定發布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詳情]
一方面是國內大刀闊斧降低過剩產能,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正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走出國門,在國外建起了鋼鐵廠、水泥廠。[詳情]
本規劃對鋼鐵自動化和節能減排的需求明顯,預計將圍繞鋼鐵行業這兩大塊形成強勁需求市場。鋼鐵生產自動化和信息化是主要領域,包括機器換人、物聯網、大數據等。輔助的節能環保領域,包括輸配電在內的能源管理,以及包括脫硫技術在內的固廢處理、水處理等。粗略估計,僅環保領域的相關技術改造投入即可能達上千億規模。[詳情]
記者14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16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下同,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與9月份持平。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0%。[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提出:到2020年,鋰離子電池標準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初步形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協調配套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制修訂標準80項,總體上滿足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需求。[詳情]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之基石。長期以來,鋼鐵工業為國家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撐了相關產業發展,推動了我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促進了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詳情]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保障工業企業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工信部近日制定并印發了《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詳情]
據國家工信部消息,工信部近日印發《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要求工業控制系統應用企業應從十一個方面做好工控安全防護工作,其中包括安全軟件選擇與管理、配置和補丁管理、邊界安全防護、物理和環境安全防護、身份認證、遠程訪問安全、安全監測和應急預案演練、資產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管理、落實責任等方面。[詳情]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18號)精神,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行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詳情]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引導和加強重點產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詳情]
工信部發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簡稱“《規劃》”),圍繞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兩化融合這5個方面確立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