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標志著提升制造業水平成為未來十年的國策。智能制造有望成為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主題之一。[詳情]
2016年的中國企業級市場將成為誘人的“大蛋糕”,因此即使當年表示中國市場占比不大、影響不大的思科,也在積極重新擁抱中國市場。[詳情]
未來幾年將是現代數據中心和整個云生態系統的決定性時刻。人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市場、產業和行業采用新一代技術。[詳情]
據科技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今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64億,比去年增加30%。到2020年實現物聯網的事物數量將增長逾3倍,達到近210億。[詳情]
當下的趨勢表明,未來需要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互聯網三者融合在一起。今天大家都在談論“互聯網+”,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人看到“人工智能+”。[詳情]
未來的物聯網金融將呈現高度智能化、客觀化、便捷化、定制化的特點,將極大地提高融資效率,控制融資風險,促進金融、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詳情]
傳統制造業正越來越多使用機器人,山東如何在機器人領域形成先發優勢?預計到2018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臺,是2014年的2.6倍。[詳情]
忽如一夜春風來,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網絡環境的逐步提升,高高在上的智能家居漸有飛入尋常百姓家之勢。[詳情]
如果說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流量入口,淘寶是購物的流量入口,那么機器人很有可能是未來家庭消費的入口。[詳情]
最新研究顯示,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家居技術就像移動支付和可穿戴技術一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詳情]
在政策推動、產業變革、融合發展的驅動下,預計2016年我國信息通信服務業收入將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15.7%。[詳情]
可穿戴設備憑借創新性的交互方式,被期望成為顛覆智能手機市場、引領下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重要智能硬件產品。[詳情]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部署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調運用“互聯網+”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詳情]
工信部網站2月16日消息,2016年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61萬輛,同比增長144%,但環比大幅下降。[詳情]
近日,記者在板芙鎮中山市八達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成品車間里看到這一幕。一塊塊鋁片被智能工業機器人送入一套全自動大型液壓拉伸成型生產線,出來時變成一只只電飯煲內膽;一塊塊熱軋鋼卷板被智能工業機器人送入一套精密數控拉伸生產線,出來時變成一只只消防滅火器鋼瓶體。[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