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困擾醫藥行業一大變量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即仿制藥和原研藥質量對比。我國90%以上是仿制藥,國內大部分仿制藥供給過剩,一致性評價開始后部分制藥商將被淘汰,生產集中度會提高。隨著供應商減少,藥品企業議價能力將提高,藥價未來處于上升趨勢,讓制藥企業擺脫低價競爭。[詳情]
對于原料藥壟斷,國家發改委多年來一直關注,并對一些企業進行了處罰。近年來,部分品種普藥的原料藥壟斷經營現象日益嚴重,廠家生產出原料藥后并不直接賣給藥品制劑企業,而是先賣給某個商業公司,商業公司幾個月后再轉手將原料藥賣出,價格成倍上漲。[詳情]
對藥企如何進行智能制造升級,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副總裁、 過程自動化負責人何琳表示,第一層是互通互聯的產品,確保底層設備控制、正常運行、且可連通。[詳情]
從四核處理器到八核處理器,從720P屏幕到2K屏幕,從雙攝到四攝……智能手機的硬件技術不斷升級。而在外觀設計上,智能手機也將迎來全面屏的熱潮。有人士對此表示,全屏雖然是創新設計,但很有可能成為缺陷,將消費者拉進高昂維修的坑中。[詳情]
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詳情]
亞馬遜長期以來就很渴望進入零售市場。10年前,在美國推出了食品送貨服務。專家認為,這除了將給傳統超市的業務帶來巨變之外,同時可以讓亞馬遜建立藥房,為數百萬客戶提供面對面的服務。[詳情]
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廣藥集團緊抓機遇加快傳統產業的創新發展,于近日提出了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廣藥方案”——打造“時尚中藥”,用最先進的科研技術,用現下最流行的年輕人易于接受的市場推廣模式,打造的當下普羅大眾最需要的健康產品。[詳情]
提到機器人,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圓圓的腦袋,自由移動,能夠對話。但人類的智慧總是無窮的,隨著研發的深入,機器人的形式和應用領域已不再局限于單方面,而是變得益發多樣化和智能化。[詳情]
從藥品生產、經營、使用整個產業鏈來看,第三方物流有助于藥品生產企業擺脫對藥品經營企業的依賴,增強自主權。[詳情]
近日,葛蘭素史克公司(GSK)就與Exscientia達成合作。據外媒報道,這筆交易涉及金額約為4300萬美元。[詳情]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近日對來自8大制藥巨頭的10個藥物給予了推薦批準的積極意見,包括抗凝血劑Xarelto、四合一HIV藥物Symtuza、3個抗炎藥、3個PD-1/PD-L1免疫療法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3個藥物來自羅氏。[詳情]
甘肅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甘肅省“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指出要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不斷推進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詳情]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59097臺(套),同比增長52.3%,其中6月同比增長高達61.1%。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增長,這使得制造業生產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詳情]
2017年是中醫藥產業中長期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國家中醫院法》也于近日落地實施,政策利好不斷釋放,中藥產業將迎來光明的發展前景。[詳情]
目前,我國制藥行業“智能制造”之路還剛剛開始,所謂“智能制造”、“智能工廠”真正合理與完整的形態和模式并沒有形成,醫藥行業的很多特殊問題有待認真思考和探索,不應該把一些部分或局部的自動化、信息化或智能化的內容作為制藥行業整體模式,也不應該把其它行業的一些模式簡單地照搬到醫藥行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