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品生產、經營、使用整個產業鏈來看,第三方物流有助于藥品生產企業擺脫對藥品經營企業的依賴,增強自主權。而藥品經營企業,則可能進入微利時代,需要控制物流成本。目前,第三方物流是以國企為代表的區域性龍頭企業和以民營為代表的快批類企業為主,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的刺激下,雙方也必將加快搶占市場的步伐。
8月1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公布了17家“第三方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名單”——華潤、國控、廣藥、九州通等知名藥企和一直被醫藥界密切關注的順豐全部在列。
其實,早在今年3月24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就曾公布23家“第三方醫療器械現代物流企業名單”,本次公布的17家企業中就有11家是同時具有第三方醫療器械物流資格。
第三方物流,藥批巨頭為主
就廣東省此次公布的名單來看,獲得藥品第三方物流資質的17家企業中,除順豐以外,其余16家都是傳統藥批——華潤、國控、廣藥、九州通等。而一直追溯到2015年底,從全國范圍來看,情況均是如此。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取得由省級藥監部門核發的“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確認件”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共有123家。
其中絕大部分本身就是合法的藥品經營企業,而且是全國性或至少是區域龍頭企業。另外只有個別的非藥品專業企業,包括位于內蒙古、甘肅、寧夏的中國郵政,順豐和UPS位于杭州的蕭山國際機場物流公司。
由此可見,醫藥物流還牢牢掌控在現有的藥批巨頭手中。
第三方物流削減藥價
眾所周知,藥品層層的流通環節推高藥價,其中既有物流成本高昂的因素,也有分銷商藥價加成的原因。
而第三方物流可以從產業層面,改善藥品流通鏈上各個環節的藥價加成問題。
從藥品生產、經營、使用整個產業鏈來看,第三方物流有助于藥品生產企業擺脫對藥品經營企業的依賴,增強自主權。而藥品經營企業,則可能進入微利時代,需要控制物流成本。而藥品使用單位則有望實現藥品獲取的及時,低價。
藥品使用單位直接和有用藥需求的消費者掛鉤。藥品使用單位的理想狀態是只和一個配送商打交道,同時配送商能保證配送準確與及時,第三方物流可以很好地滿足這點。
特別是缺乏自主配送能力,加起來又占了不小市場份額的中小型藥品生產企業,中小型藥品經營企業,城市核心區外的藥品零售第三終端,這三者對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最明顯。
第三方物流各顯神通
第三方物流目前以國企為代表的區域性龍頭企業和以民營為代表的快批類企業為主,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的刺激下,雙方也必將加快搶占市場的步伐。
以國企為代表的區域性龍頭企業,這類企業本身一般都是工業,商業并存,商業以純銷為主,會通過加強自身的物流建設,固守中心城市主流醫院配送;同時通過介入藥房托管,卡位醫院終端。同時借助余威,輻射中心城市群除醫院外的其他終端配送。目的是:鞏固現有資源市場。
以民營九州通等為代表的快批類龍頭企業,以批發為主,通過品類與物流兩把尖刀;重點控制除中心城市外的所謂第三終端;同時通過上下游整合,積極介入藥品電商自營及延伸配送上門;包括未來并購生產企業。目標是:形成上下游線上線下藥品產業閉環生態鏈。
分銷商與第三方物流的抗衡
國家醫改政策規劃的理想模式是,制藥企業借助第三方物流平臺配送產品進醫院,獨立組建學術團隊推廣產品以促進銷量。
在這個模式下,藥企完全繞過分銷商,分銷代理商可能集體退出醫院。
然而,有一個因素不容忽視,那就是分銷商的實力。不少分銷商的手里都掌握著幾家核心醫院,分銷商與醫院的關系一般是長期建立起來的,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在第三方物流企業大舉進入分銷商原本的市場時,分銷商會不會各顯神通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尚不得而知。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