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是城市難得的風景線,“蘭州藍”承載著民生夢想。新能源車進入百姓家庭是大勢所趨,蘭州可以從公交車引進新能源車開始,斬斷“黑尾巴”,也可對新能源車推出財政補貼鼓勵市民購買。但新能源車價格高、充電難、維修難等瓶頸難以突破,自然會極大的影響車主的購買熱情。[詳情]
新能源汽車推廣遇到的的問題有很多,地方保護成為了一些車企發展的噩夢。2015年是本輪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收官之年,也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原定50萬輛目標的截止年。歲末將至,各地也在加緊目標沖刺,業內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30萬輛,50萬輛目標依舊難以實現。[詳情]
從深圳自動化軌道交通車輛牽引系統技術水平和集成能力評審會上獨家獲悉,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認監委將在2016年發文在各個行業建立標準體系,并進行產品認證,為技術設立一個技術壁壘,并以各個標準體系為內容促進產業技術水平提升。[詳情]
12月26日,我國軌道交通事業迎來歷史性一刻:中國首條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施工和管理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范線“長沙磁浮快線”正式試運行。[詳情]
本年度最后一期小客車搖號將于今天(12月26日)上午10時舉行。普通小客車中簽難度再次提高,中簽率為204:1。而8717名新能源車申請者不用搖號,只要通過資格審核就可直接配置指標。[詳情]
香港在1100平方公里里面大概有720萬人口,2100公里的道路,65萬多輛車,密度大約是每公里300輛車,每一千人大概是0.3公里的道路,我們的公共運輸工具使用率達到90%,每一天的出行人次大概是1200萬。我們的人車量大概是每10.5人一輛車。[詳情]
城市每天都在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給有限的公共交通資源帶來巨大壓力,其中一點表現就是傳統的排隊買票、充值不僅繁瑣而且低效,無法滿足現代都市人的快節奏。采用非接觸式技術,乘客只需用手機或者交通卡輕觸非接觸式終端即可瞬間完成支付,省略了購票檢票程序,快速通行。在非接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備以及智能手機不斷普及的基礎之上,NFC技術的采用更是大幅提升了便捷性。本文介紹全球五大成熟的NFC公共交通運輸系統。[詳情]
2015年12月份以來,霧霾多次襲擾華北地區,北京市首次啟動霧霾紅色預警,實行汽車單雙號限行。環境保護部及北京市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報告表明,汽車尾氣是影響北京市空氣質量的主因之一。[詳情]
常州市已擁有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64家,高新技術企業104家,年工業產值超過600億元。這是從12月16日在常開幕的“智電未來——2015汽車產業國際投資合作論壇”上獲悉的。副市長方國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詳情]
經濟發展離不開創新基因,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技術突破三大創新讓互聯網加速前進。[詳情]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船舶智能化已經成為船舶制造與航運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智能船舶也是《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重點發展的領域,代表了船舶未來的方向,關乎航運業的轉型升級。 [詳情]
近年來,中國高鐵頻頻亮相世界舞臺,高鐵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代名詞,中國高鐵產業迅速崛起、蓬勃發展,經過多年積淀,中國鐵路技術擁有了獨特的優勢,中國高鐵產業的“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高鐵的快速發展也讓李總理成為了中國高鐵的“超級推銷員”。[詳情]
在企業大肆布局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智慧產業的時候,他們也許還不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邊上,背后“黑手”只需輕輕一推,他們便萬劫不復。 [詳情]
西門子為Blohm+Voss提供一體化PLM軟件解決方案,推動其造船業務的優化
德國造船廠Blohm+Voss宣布選擇西門子的一體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件解決方案,為其整個船舶設計、工程和建造過程提供支持。[詳情]
大疆周四(12月10日)表示,將與領先的熱成像傳感器廠商Flir合作,開發能在黑暗中拍攝的新款無人機攝像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