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發改委核準批復了1項瓦斯發電項目。該項目將新建設7臺4000千瓦瓦斯內燃發電機組、2臺9噸/小時余熱鍋爐、1臺3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和1臺制冷量5524千瓦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同步建設瓦斯儲存、預處理,及煙氣脫硝等輔助系統。項目總投資為24385萬元。[詳情]
熱電聯產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高供熱質量、增加電力供應等綜合效益,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公益性基礎設施。 近年來,我國熱電聯產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詳情]
3月14日下午,新華社發布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北極星電力網根據名單初步統計發現,11位央企老總出現在常委名單中。[詳情]
去產能,今年進入第3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再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在當前煤炭價格恢復性上漲至合理水平、先進產能釋放的大背景下,去產能有哪些難點?如何完成今年的1.5億噸去產能目標?[詳情]
儲能,被譽為下一個風口,是電力行業的熱點話題。如何商業化?更是各方爭議的焦點所在。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我國首個儲能產業獨立性指導政策文件,對于中國儲能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詳情]
太陽能燈發光很“給力”,30瓦的LED燈管亮度相當于100瓦的普通路燈。因為不用電,它更是節能減排的“高手”。100套普通的300W市政道路照明路燈,以每天10小時照明計,使用10年要耗電100萬度以上,換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有1078噸。 [詳情]
日前,市政府與省電力公司就共同推進石家莊電網建設暨城市三年大變樣工作進行會談,據悉,按照規劃,今明兩年和十二五期間,河北省電力公司將投資100多億元,用于石家莊電網建設。到十二五末 [詳情]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回望2017年,電力體制改革成效顯著,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新格局已經形成。展望2018年,電力體制改革怎樣深水前行,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以期在堅持市場化方向不動搖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詳情]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代表委員們認為,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要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同時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詳情]
近年來,我國分布式能源發展迅速,但在開發、并網、交易等環節還存在眾多瓶頸,亟需打破體制“玻璃門”。 3月15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遠景能源CEO張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整個電力市場化的主力軍,電力市場化提了這么多年,但還是有很多障礙,但分布式恰恰是能打破這個瓶頸的。[詳情]
新能源汽車近兩年駛入“風口期”。隨著銷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一個問題浮出水面: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動力電池“退役”后怎么辦?對此,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表示,要通過明確責任主體,推動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建立,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詳情]
15日,全國人大代表、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吳仰東介紹,面對酒泉棄風率高的難題,當地利用特高壓輸電、發展高載能產業、建設小型微電網等措施積極消納。[詳情]
“清潔能源發展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實現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實現國家電網的承諾。當下,我們要花大力氣解決好清潔能源發展中的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最近多次在小組討論和公開發言中表示,要通過“再電氣化”,向清潔能源“三棄”頑疾開戰。[詳情]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科達潔能總裁、江蘇科行環保董事長劉懷平表示,長期以來,燃煤電廠污染較大,由于超低排放政策推動,電力污染物得到妥善地控制,污染物減排成效顯著,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成功,充分說明通過環保技術的進步,是可以解決燃煤的排污問題的。劉懷平建議,研究制定和完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準。實際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在短期內也難以徹底擺脫對煤炭的依賴。[詳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能源汽車產業仍是我國重點推動的新興產業,是我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推動產業發展,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廣大車企始終堅持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勇于創新、超越自我的精神,用實際行動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邁向更高水平。中國電力報記者就新能源汽車熱點話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