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機器人產業鏈還存在缺陷,大部分的機器人公司“獨自為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2016年或許會有所好轉。[詳情]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經歷過“千錘百煉”的中國機器人,終是能站上全球高端制造的頂峰的![詳情]
在美的空調廣州南沙工業園的智能工廠內,最新的空調生產線上,多臺工業機器人在智能化水流作業線上有條不紊地工作。[詳情]
如果不是2015年11月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一番“要政策”的言論,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龍芯居然還活著。[詳情]
閃存一夜成為主角,軟件定義存儲、超融合、ServerSAN等概念一下子興起。凱翔科技就是抓住這樣的機遇成為軟件定義存儲領域的黑馬。[詳情]
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似乎非常受青睞,應用規模迅速增長,筆者將3D打印視作航空裝備制造行業的“特種兵”。[詳情]
微雅格宣布其面向大容量FPGA市場的“云”系列首款FPGA芯片CME-C1(祥云)正式發布。[詳情]
1月18日,ABB與華中科技大學簽署為期3年的框架合作協議,ABB將提供約180萬元人民幣重點推動電力電子領域拓撲與硬件的開發。[詳情]
虛擬現實和智能汽車成為關注焦點,VR將會引發的變革成了全產業鏈熱議的話題,VR也必會給物聯網產業帶來變革。[詳情]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不過它們可能仍錯失一些重大機會。以下是在這一年需要考慮的幾點。[詳情]
國內機器視覺產業目前還處于成長期,從2014、2015年情況來看,我國機器視覺產業已積累足夠技術、市場、行業經驗,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詳情]
截至1月16日,國內首套150攝氏度電泵井下傳感器樣機已在大慶油田北3-丁4-P38井現場應用超過兩個月,效果良好。[詳情]
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計算產業呈波浪形發展。我們目前處于手機革命的末尾,計算產業的下一波是什么?機器人。只是與我們的想象有所不同。[詳情]
近年來,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產業快速崛起,到2015年年底,已有8條8.5代線投入生產,龐大的液晶產能不得不讓人感到擔憂。[詳情]
1月12日,羽泉攜手全球首款戀愛機器人—公子?小白將正式登陸京東平臺,開啟銷售模式,單臺售價1880元,一對售價3580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