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大同市人民政府在北航如心會議中心大報告廳就深化合作舉行會談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樓陽生,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李鳳岐,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山西省副省長吳偉,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副校長陶智、王云鵬,黨委副書記趙罡,北航學術委員會主任趙沁平等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徐惠彬主持。[詳情]
3月30日,康佳KKTV智能制造項目正式開工。九江市委書記、市長謝來發宣布項目開工。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出席開工儀式。康佳集團聯席副總裁常東出席活動并致辭。康佳集團聯席副總裁劉喜田,九江市政府副市長李小平等出席活動。瑞昌市委書記郭小云出席活動并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琪主持開工儀式。[詳情]
蘇州2021年3月31日 -- 2021年3月30日,丹納赫診斷平臺中國研發及制造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奠基動工。這是繼去年7月,丹納赫宣布啟動此項單筆金額最高的本土戰略投資后的又一重大進展。[詳情]
為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山東移動日前聯合濰坊濱海科創園共同打造“5G﹢智慧園區”,構建5G﹢工業互聯網體系,培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詳情]
3月29日,由光大控股與特斯聯聯合設立的“光大控股智能新經濟系列基金”(以下簡稱“光智系列基金”)召開發布會,宣布聯合德陽市政府再增20億元,設立光智基金3號,進一步通過產業資本推動智能化產業投資,以金融手段賦能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詳情]
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文,提出9大專項行動——制造服務業發展要提速了
集聚一批面向制造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鼓勵制造服務業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并購重組、積極打造家電銷售和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鏈……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相關人士指出,此次出臺的文件提出了制造服務業6個發展方向和9大專項行動,將推動制造服務業發展提速,有利于形成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互促共進的局面,以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品質提升。[詳情]
3月28日,以“5G新賦能·智造新未來”為主題的“5G數字化產業”高峰論壇在紹興嵊州舉行。活動中,嵊州發布了5G產業園和剡溪創新帶兩大發展規劃,為嵊州5G產業資源集聚“強磁場”打下基礎。[詳情]
近日,在2021年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上,華為發布了CloudCampus 3.0 云園區網絡解決方案。該方案幫助企業構建一張全無線覆蓋、全球分支一跳入云、跨LAN到WAN全云化網絡管理、面向用戶和應用全智能運維的園區網絡,幫助企業在云時代抓住數字化轉型新機會。[詳情]
協同搭建橋梁 助推“園區智造” 蘇州移動協辦5G應用分享活動
日前,由蘇州工業園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蘇州工業園區數字經濟協會主辦、蘇州移動協辦的“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系列活動——移動5G應用及智能化工作流分享”在蘇州移動5G展廳舉行,三十多家會員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共聚一堂,共謀發展。[詳情]
上海首個機器人超級示范工廠日前在嘉定正式投產。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這種以往只出現在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如今已成為現實。[詳情]
3月25日上午,由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的年產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開工。[詳情]
1958年,浙江省嵊州市造出第一臺電動機;1984年嵊州生產出第一根領帶;2005年,嵊州誕生了第一臺集成灶……嵊州工業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制造到智造,以機械電機、領帶服裝、廚具電器三大傳統產業主導的“工業強市”路子越走越寬。[詳情]
3月24日,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蘇州市人民政府指導,長三角首席信息官聯盟、蘇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年長三角數字化轉型大會暨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年度大會”在蘇州召開。[詳情]
3月23日,菜鳥宣布,菜鳥智谷產業園落地杭州未來科技城。作為新型產業社區,菜鳥智谷將吸引超過300家科創企業、3萬科技人才入駐,形成數字化產業集群。 圖片[詳情]
至2019年底,中國受理機器人相關專利總量為162485件,而減速器相關專利占比僅1%。[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