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技術發展永遠沒有盡頭,近幾年,倉儲物流行業發展迅猛,技術裝備迭代升級速度不斷加快。過去,傳統AGV是實現內部運輸任務自動化的唯一選擇,但不知從何時起,一個新的概念被提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各家企業也都趁勢而上,掀起了一場新的競賽。[詳情]
2021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詳情]
“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品牌簡稱“CCLE”)是由中國教育后勤協會主辦的專注教育后勤管理品牌展覽會,引領新時代教育后勤管理發展趨勢。[詳情]
采購各種工業/電子/汽車/醫療連接器、線纜線束制品等,線纜線束加工設備、連接器制造技術、配線器材、絕緣材料、測試儀器、線纜制造等。[詳情]
電力行業年度盛會!2021全國電力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會暨電力企業信息大會將于10月隆重開幕!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始終貫徹執行國家政策,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響應數字經濟和數字中國建設。[詳情]
2022中國天津工業博覽會暨國際工業通訊及工業互聯網展[詳情]
關于IOTE 2021第十六屆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延期至10月23-25日的通知
基于疫情防控大局,為降低疫情傳播擴散風險,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及所有參與者的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確保IOTE再次高質量的舉辦,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審慎考慮后,組委會經過多方協調,決定:原定于2021年8月18-20日舉辦的IOTE 2021第十六屆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延期至2021年10月23-25日,舉辦地點不變: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詳情]
目前, 國內多個地區持續有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 全國中高風險地區不斷增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配合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傳播擴散,最大程度確保所有參會人員的健康安全,經組委會研究決定,原于2021年8月27-2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術發展論壇” 將延期舉辦,具體舉辦時間另行通知,請各相關單位參會人員做好相關工作安排。[詳情]
向“新”而行,組建未來——2021太陽能光伏組件創新技術在線峰會即將舉辦
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逆勢增長,為“十三五”規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光伏產業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新的成長,大尺寸組件項目下線,新型太陽電池技術完成了從小規模試產到量產的轉變,讓光伏發電成本得到了進一步下降,競爭力顯著提高。伴隨著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公布碳中和期限,光伏勢必會成為下一階段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增長空間廣闊。[詳情]
第十五屆深圳國際激光與智能裝備、光電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激博會)由中國激光產業社團聯盟、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主辦,漢諾威米蘭星之球展覽(深圳)有限公司及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承辦,《激光制造商情》為官媒依托,目前已成長為華南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激光、光電行業展會之一。[詳情]
“協”同“作”戰 | 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帶您揭秘真正的新產品、新應用、新陣容
據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融資規模5.51億元,達到歷史小高潮;2019年,融資規模2.5億元左右,同比回落明顯;2020年,協作機器人領域融資規模超10億元;2021年,正迎來新一輪上升趨勢。[詳情]
Auto Tech 中國國際汽車技術展覽會是由汽車技術相關的展覽及高峰技術論壇組成,主要涵蓋了汽車電子技術、輕量化技術及汽車材料、車聯網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測試測量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多個汽車工業的重要領域;作為汽車科技創新展示平臺,組委會邀請諸如廣汽、日產、豐田、本田、比亞迪、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東風、長安、上汽、吉利、長城、奇瑞、通用、奔馳、寶馬 、大眾、一汽、博世、大陸、麥格納、電裝、德賽西威等汽車OEM廠商及Tier 1 供應商的上萬名采購、技術工程師匯聚一堂,參觀展會以尋求供應商及合作伙伴。[詳情]
2021慕尼黑華南電子生產設備展預登記開啟!電子智造全產業鏈亮點盡在掌握
轉發該篇預登記推文至朋友圈,并至少發布一天,將截圖發給小慕微信號:leapexpo1,積贊較多的前30名觀眾可獲得精美T恤一件。[詳情]
重磅 :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攜手IPC升級新一輪戰略合作,共創電子智造新未來
時光荏苒,印刻風華。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IPC在精誠合作的進程中,雙方全面推廣電子智能制造行業旗艦級展會平臺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覽會(productronica China)和慕尼黑華南電子生產設備展覽會(productronica South China), 為產業發展持續注入新的活力與亮點,共同見證智能制造技術在電子生產實踐中的突破。[詳情]
RFID、傳感器、通信定位、人工智能..這屆IOTE物聯網展看點真不少
最近幾年,物聯網這詞不斷出現在人們視角中,展現出未來中物聯網占據生活的重要性。隨著各國政策推進、技術進步和國內外巨頭廣泛參與下,使得物聯網加劇發展,RFID、通信定位、人工智能、云平臺、大數據、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逐漸成熟,需求側重于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使用場景的逐步發展,物聯網產業鏈進入發展黃金期并逐步體現出規模效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