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67億元入股TCL達成合作,雖各取所需卻下了一步好棋
1月6日下午,雷軍更新微博表示小米已經入股TCL集團,雙方將會通過產業協同、聯合研發,利用自身的這些優勢合力推動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詳情]
在全球能研發高端、通用的芯片廠商并不多,畢竟站在半導體產業的塔尖上,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微乎其微,芯片設計架構就是攔在它們面前的一大難關。[詳情]
CES 2019將于下周在拉斯維加斯開幕,屆時,全球幾乎所有科技公司,除了蘋果,都將展示自己的最新產品。盡管蘋果不會正式出席發布會,但數十名蘋果員工將在展示廳里四處走動,觀察競爭對手是如何試圖迎頭趕上的。[詳情]
2019年國際消費者電子展(CES)將不乏以下產品:去年產品的各種升級版;結合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各種服務;隨處可見的機器人;云服務;智能設備……[詳情]
據外媒報道指三星電子宣布開設新5G網絡設備生產線,這意味著它正趁華為遭遇眾所周知的困難之際,加大在通信設備市場的投資力度,這對于通信設備行業的老大--華為來說這次是真的遇上了強勁對手。[詳情]
據IDC統計,華為連續第二個季度位居第二,并已經開始向第一名沖刺。此外,小米、OPPO、vivo 等國內手機品牌緊隨其后,逐漸縮小與三星、蘋果的差距。[詳情]
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迎來一個短暫的爆發,因為5G即將使用,物聯網也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2018年對于整個產業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對整個產業影響深遠。[詳情]
今年整個產業在技術上也是節節攀升,2018年可以說是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全球電子產業也產生了眾多技術突破,下面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十大“黑科技”。[詳情]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全年半導體銷售額占比排行統計,依次是北美(美國)地區、歐洲地區、亞太區,它們涉及主要的半導體產業國有十個,這些國家為全球半導體產業貢獻近八成的銷售額。[詳情]
反思:在眾巨頭陸續撤離中國后,西門子為何還能繼續在中國深耕?
時至年尾,國內的制造業現狀依舊不是十分明朗。處于工業1.0-2.0的中國制造業正在努力探索著如何邁向新時代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眾多巨頭紛紛撤離位于中國的工廠,似乎對國內這塊市場開始失去了信心,當然也有像西門子這樣的企業,繼續在國內實踐著工業4.0和數字化技術的大方向。[詳情]
創建于1987年的華為公司已經成長為一家中國巨擘、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和第二大手機制造商。它的技術幾乎觸及全球每一個角落,龐大的研發預算使它成為了5G技術市場的領頭羊。[詳情]
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手機行業顯得十分安靜,反而是芯片廠商們在暗暗較勁。[詳情]
2018年12月19日,美國Tela Innovation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詳情]
此次宣布破產可能會變成公司重組。金立上周聘請了重組顧問。創始人劉立榮認為,公司可在3至5年內扭虧為盈。但目前金立欠648名債權人共計202億元,其中約一半債務來自銀行。今年初,該公司未能向供應商和廣告代理商付款。[詳情]
工業自動化控制的發展是生產力提升的助推力。應對產業的不斷升級和市場的需求,在過去的一年里,工控行業迎來眾多新鮮熱議,包含工業4.0、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人機協作等,都成為行業討論的熱門關鍵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