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谷歌一直致力于將深度學習應用在醫療健康領域。日前據谷歌產品經理及醫學博士Lily Peng表示,谷歌AI算法在醫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不僅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快速辨別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跡象,在癌癥檢測上也可以通過活檢圖像來定位癌細胞的位置,以便對患者實行醫療指導。[詳情]
藥物研發人員需要對各種不同的化合物以及化學物質進行測試,這個試驗過程中的錯誤嘗試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金錢。[詳情]
阿里云正在推動旗下人工智能產品“阿里云ET”,尋求更深入切入醫療、工業兩大領域的路徑。[詳情]
光學治療技術以其高能量、低功耗、無污染、靶向性強等特點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個學科,成為重要的治療手段。[詳情]
利用人工智能30秒內可鑒定血型,準確率超過99.9%。這是3月15日,權威雜志《science》刊登的一篇關于中國第三軍醫大學羅陽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對于急需輸血搶救的病人意義重大,可以為患者節省3-15分鐘的時間,增加他們的生還幾率,同時也可用于搶險救災、戰場急救等急需驗血的情況。[詳情]
試想,芯片比全球最好的實驗室更厲害,可迅速拿出疾病的準確診斷;微型攝像機能從分子層面上檢驗藥片的真假。[詳情]
很多人有這樣的就醫經驗:在醫生開處方前,一般會詢問你是否有藥物過敏。但除了少數已經出現過藥物過敏的人,大多數人對此蒙查查。醫生會在病歷藥物過敏一欄寫上:未發現。隨著藥物基因檢測的流行,這一局面將出現改觀。[詳情]
葛蘭素史克將持有合資公司55%的股份,Alphabet旗下的Verily生命科學公司持有剩余股份,后者的前身是谷歌生命科學公司。兩家公司計劃在未來七年最多向合資公司投資5.4億英鎊。[詳情]
隨著可穿戴技術的快速崛起,讓醫療設備實現“更小、更軟、更智能。據海外權威機構的估計,在未來25年,可穿戴科技和遠程患者監測技術能幫助醫院節省費用,且能為醫療保健行業節約超2000億美元的開支。[詳情]
Roronic在全球有40多個分銷商,擁有精干高效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其測量設備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煙草、暖風空調系統等各種領域。[詳情]
制藥行業智能工廠系列(四):諾和諾德聯手IBM沃森健康打造“虛擬醫生”
近日,丹麥制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將和IBM沃森健康(IBM Watson Health)合作,為糖尿病患者打造“虛擬醫生”,給他們提供治療意見,如胰島素用量等。[詳情]
研究人員利用脈沖極短、瞬時功率超高的飛秒激光照射有細胞的培養液,產生沖擊波,通過變換激光的強度,測試多大強度的沖擊波能夠將細胞分離開,就可以測量出細胞間的黏合力有多大。 [詳情]
法國醫療公司推出3D智能呼吸器。它能在患者發病使用藥物時記錄相關的數據,然后繪制出一幅實時地圖,從而幫助患者與醫生更好地了解情況。[詳情]
2010年5月,ABB工業產品業務部競標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頭孢原料系列產品項目,并取得成功。本文介紹了無菌原料藥車間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 [詳情]
江西省衛生廳專家認為"雙頻雙脈沖激光在治療輸尿管結石中的應用研究"所提供的資料較齊全,設計較合理,數據真實,結論可靠,符合成果鑒定有關規定。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