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市場需求增量空間大,葉片走向大型化。2018年需求回暖,國內風電累計裝機增長11.2%。18年中國占全球海上風電裝機量的19.8%,中長期風電需求將逐漸釋放。全球TOP15整機制造商中國內品牌過半。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95.8%,平均棄風率4.2%。政策大力推動風電行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提振、政策利好,消納改善,成本降低,風電邁入平價上網時代。葉片大型化趨勢明顯,2021年百米級別葉片將占據主導地位。[詳情]
?12月19日至21日,隨著華中電網省間、省內兩級調度計劃的下達、執行,湖南、河南省內分散連接于11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的15座儲能電站首次以集中響應、跨省調用模式參與華中電網省間資源配置。這是華中電網源網荷儲平臺建設邁出的堅實一步,也是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范圍內首次實現對儲能電站的跨省調用。[詳情]
?動力煤5月合約連續反彈,短期強勢并未扭轉,但期現價差已經運行至歷史同期高位水平,這將制約期價上行空間。[詳情]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9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今年8月至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可再生能源法執法檢查。[詳情]
近日,南網能源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從能源消費、能源生產、能源發展指標、能源政策、發展展望等多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段時期內我國能源發展狀況,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詳情]
近期,由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主起草的《工商業用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標準經由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批準成為“浙江制造”標準,編號為 T/ZZB 1425—2019,自2019年12月31日起實施。該標準由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提出并歸口管理,由寧波市標準化研究院牽頭組織制定。[詳情]
?一位初入光伏的朋友張工,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光伏電站,用了120塊340W,組件總功率40.8kW,逆變器是40kW。運行幾個月后,用手機查看發電情況,每天發電量在20度-240度,查看實時發電功率時,張工發現,光伏電站這幾個月的輸出功率,最高時只有36kW左右,并未達到40kW,這是怎么回事?[詳情]
日前,古瑞瓦特參與的武漢國網沌口公司辦公樓及停車場光儲充一體化示范項目投運。該項目集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充電樁以及建筑用電負荷監測和智慧能源控制管理系統為一體的先進綜合能源系統。實現微網內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為開發智慧能源控制管理技術,多能互補綜合利用等研究提供借鑒及數據支撐。為湖北省光伏+儲能+充電等多能互補綜合利用開發提供了良好示范作用。[詳情]
當地時間12月19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所屬中電裝備公司與沙特電力公司在利雅得簽署沙特智能電表項目總承包合同,沙特電力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阿卜杜拉國王原子能和可再生能源城市主席卡勒德·蘇丹,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劉澤洪、中國駐沙特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趙劉慶見證簽約。[詳情]
?12月22日,山東電工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廠區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投運,標志著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首個企業級園區綜合能源服務項目竣工投產。[詳情]
?微機防誤系統經過近30年的發展,在電力系統中得到廣泛地推廣和使用,為電力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電力企業組織架構和生產管理要求不斷改進,電力領域控制系統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持續提升,現有微機防誤閉鎖技術已不能充分滿足電網運行和電力生產作業安全性、高效性、智能化的防誤安全管控新需求。[詳情]
在儲能控制方面,不管在網端還是用戶側的儲能安裝量不斷增加,儲能等并網需要考慮不同儲能系統之間的協調控制。此外,在像“云儲能”“共享儲能”這樣全新的商業模式下,儲能的運營還需要考慮海量用戶的差異化需求與互動,海量的控制信號交換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詳情]
在持續增長的能源需求和日趨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形勢下,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各國能源領域的發展重點。早在20世紀90年代,許多國家就發展可再生能源達成共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球可再生能源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詳情]
陳春霖指出,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的資源。他透露,利用數據技術、實現數據對業務的賦能,是國家電網今年的下一步改革目標。 陳春霖也在會場上提到區塊鏈,他認為區塊鏈是實現性能價值傳遞非常重要的載體,并肯定了大數據和區塊鏈助力國家電網的發展。[詳情]
?2019年12月13日,光大國際沈陽市大辛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下簡稱“沈陽大辛項目”)正式建成投運。該項目總投資人民幣14.54億元,總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預計年均提供綠色電力3.6億千瓦。該項目是光大國際在東北地區的首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對公司東北區域業務布局和國內外寒冷地區業務開展具有重要意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