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停車” 大數據塑造智慧產業
“2014年,我們開發了‘中國好停車APP’,通過無線傳感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的運用,實現全城域停車位的實時共享,幫助車主有效及時找到車位。”打開創泰科技董事長梁堅口中的這款APP,定位杭州,你會發現,輸入你想去的目的地,附近有多少停車場,有多少空余車位,停車收費細則如何,一目了然。
停車難是現代城市的一大頑疾,不停繞圈尋找車位的車流更加劇了交通擁堵。如何運用“互聯網+”解決這一痛點?“目前,我們已經在全國30多個城市落地,其中包括杭州、深圳和上海,通過傳感器的鋪設,獲得了400多萬個停車泊位的動態數據。”梁堅告訴記者,創泰科技的最大優勢是前沿的傳感技術,通過在各大停車場門口和每一個道路車位上鋪設傳感器,抓取實時泊位數據,車輛何時停入的,停了多長時間,都可以實現實時抓取。同時,通過與阿里云的戰略合作,這些泊位數據信息會即時抵達云端,呈現在用戶手機上。
“中國好停車”還具備車位預約和支付功能。梁堅舉例道,城市中,大醫院的門口往往是喇叭聲最嘈雜,交通最擁堵的地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停車難造成的。如果在網上掛完號的同時,就能根據就診時間實現車位預定,那么送病人就醫的過程就會變得可以預計。而當醫院停車位被預約完時,醫院周邊的眾多停車位可以加入停車共享。“Uber是利用汽車共享來解決出行問題,而我們則是利用車位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提前實現停車車輛的分流,緩解擁堵。”同時,當停車時間能被準確抓取記錄后,道路停車將告別人工和POS機收費,停車場也將告別取卡進出的繁瑣,實現手機支付。
馬云曾說,數據將會成為未來最大的生產資料。那么,停車大數據還能做什么?“接下來我們會推出一系列的‘車生活’服務,包括汽車保養、洗車服務,加油服務等等,知道了汽車停在哪里,會停多久之后,附著在‘停車’這一剛性需求之上的增值服務還將被不斷開發。”
當“互聯網+停車”融入日常生活后將是怎樣的場景?梁堅這樣描繪:某天你想看一場電影,在網上買好了晚上8時的電影票,隨手打開APP在電影院附近預約這一時段的車位和需要的增值服務,等你看完電影回到車位時,你會發現,車已經被洗干凈了,開車回家后,只需打開手機完成支付即可。“在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我們是唯一受邀演講的停車行業從業企業。”梁堅告訴記者,他們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吹響集結號,發起“百城百天”活動,邀請更多的城市參與“中國好停車”項目,讓停車更智慧。(來源:浙江日報)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