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D打印領域發生了很多大事。接下來,就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1、研究人員開發用于3D打印的新型水溶性光引發劑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缺乏可溶于水且適用于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光引發劑。希伯來大學負責3D打印相關研究突破的Shlomo Magdassi教授和同事Uri Banin最近領導了一項題為“使用半導體-金屬納米粒子作為光引發劑的水中快速3D打印”的研究,討論了半導體-金屬納米粒子作為3D打印工藝的光引發劑的應用。
研究人員解釋說:“光聚合技術是通過3D打印實現這種工藝的最通用技術,利用在光吸收時分解成自由基的光引發劑。我們報告了一系列基于混合半導體金屬納米粒子的3D打印光引發劑系列。與照射時消耗的常規光引發劑不同,這些顆粒通過光催化過程形成自由基。半導體納米棒在光吸收之后是電荷分離和電子轉移到金屬尖端,使氧化還原反應在有氧條件下形成自由基。”
浸入水中的顆粒在暴露于光輻射下時在水中產生自由基。那些自由基通過DLP技術創造3D結構。根據研究人員解釋稱:“這與常規的光引發劑不同,這些特定的光引發劑是非消耗性的,因此可以重復使用。此外,顆粒在水中消耗氧,防止其抑制聚合?!?/span>
“此外,由于它們的巨大的雙光子吸收截面,它們可以用于亞微米物體的高分辨率3D打印,”研究人員補充說。
2、新技術:能3D打印轉化溫度600℃的聚酰亞胺Kapton材料
杜邦公司研發的聚酰亞胺材料Kapton具有許多優異的特性(如能在-269℃到400℃范圍內保持穩定,楊氏模量超過2GPa),所以用途十分廣泛。然而由于要到約600℃時才會發生變化,它很難通過傳統技術加工。但幸運的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VT)的高分子創新研究所已經找到了一種可行的方法,而且還是全球首個3D打印的方法,叫做掩模投影光固化。
據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首先讓一種含有“可光交聯丙烯酸酯基團”的可溶性前驅體聚合物在凝膠狀態下發生“光誘導化學交聯”,再進行熱處理,令其轉化為聚酰亞胺。
目前,VT團隊已經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成型件尺寸收縮是各向同性的,經后處理也可保持幾何完整性)和可以擴展性(即可以打印更大的尺寸),而這就有望為水過濾、氣體分離、汽車、航天等領域帶去新的解決方案。
3、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3D打印碳納米管新方法
韓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3D打印碳納米管,用于開發可彎曲的電子設備和可穿戴技術。韓國電工研究所(KERI)已經開發了一種使用液體油墨3D打印高導電性、多壁碳納米管(MWNT)的新技術。該研究記錄在題為“使用流體油墨的高導電性碳納米管微結構的3D打印”文獻中。
研究人員表示:將打印電子技術推向三維需要先進的增材制造技術,產生多功能材料和高空間分辨率。
3D打印碳納米管的實際應用很多。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幾種電子元件,包括傳感器、發射器、射頻電感器。該技術在可穿戴電子產品的制造中也可能極具價值性,包括可彎曲的電子套裝。
4、耐克關閉25%生產線、裁員1400,用3D打印做鞋是認真的
近日,運動服飾巨頭耐克宣布將裁掉1400人,關閉25%生產線。Adidas、Puma 等大型運動品牌早已啟動轉型。這些行業巨擘越來越傾向于采用高智能機器人科技來制造球鞋。3D打印技術也將開始用于產品生產。未來,將有超過一半的東南亞勞工面臨被機器取代的危機。
5、GE稱3D打印的ATP飛機發動機將在今年運行
正在舉行的巴黎航展,GE拋出了一系列與3D打印相關的新聞:
- GE宣布與瑞士的歐瑞康(Oerlikon)簽署了一個新的諒解備忘錄(MoU)。在該協議之下,GE Additive、Concept Laser和Arcam EBM將通力合作,來加速增材制造的工業化。
- GE增材制造宣布將在下半年推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粉末3D打印機ATLAS。這款機器為航空航天業設計,并將于11月在德國法蘭克福的Formnext展會上展出。
- GE稱含3D打印零件的LEAP引擎為GE帶來了310億美金的訂單。 CFM國際公司是GE航空和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的合資公司,正在生產先進的LEAP引擎,該引擎正在安裝在空中客車公司和波音新型的窄體商用客機上。發動機上復雜的3D打印燃油噴嘴有助于LEAP燃料燃燒和排放減少15%。
除了這些新聞,GE還稱3D打印的飛機發動機將在今年運行,這款發動機為高級渦輪螺旋槳飛機(ATP)提供動力,基于3D打印技術特點,設計師將855個獨立部件減少到12個,結果,超過三分之一的引擎是由3D打印完成的。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