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3D打印技術在模型制作方面發(fā)展的很快,但是我們還沒有考慮用3D打印來制作食物。畢竟從直覺上想,誰知道3D打印的食物會不會是口感黏糊糊軟兮兮搞不好味道還很糟糕的“牙膏”呢?但是在近日一次3D食品打印會議上某團隊成功向大家演示如何打印成形的食物以及這種食物是如何幫助有吞咽困難的老人更加方便進食的。
什么是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影響了全球約8%的人口,吞咽困難的病因多種多樣,身體或者智力障礙、口腔或食管的腫瘤以及中風或帕金森病都有可能引起吞咽困難,絕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額外的護理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
普通質(zhì)地的食品并不適合吞咽困難患者食用
而吞咽困難本身會影響呼吸和食物消化吸收進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針對這個問題,病理學家經(jīng)常會向有吞咽困難的病人推薦改良質(zhì)地的食品,通俗地講就是松軟、小塊、切碎并且含水量豐富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干燥、粗糙、太硬的食物。
不幸的是,即使是最精心制作的改良質(zhì)地食品的形狀也看起來那么[不可描述]。而人們往往都是通過食物的外形對它留下第一印象的,顯然這種[不可描述]的形狀可不會給用餐者留下什么好印象。因此人們少吃或者不吃這種食物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結果,這些受吞咽困難折磨的患者既沒有吃飽,還被自己的食物惡心一通。
這時3D打印食品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打印的食品在保留相同質(zhì)地的前提下可以定制出更加賞心悅目的外觀,此外這些食品也和傳統(tǒng)方法制作的食品一樣安全衛(wèi)生。而且患者本人還可以親自參與到食物外形的設計和制作中。在安養(yǎng)機構里的老年人可以讓食物看起和家里做的一樣從而獲得如家般溫暖的感覺。
如何制作3D打印食品
3D打印的食品和普通食物有著同樣的外表,同時還保留了質(zhì)地改良食品柔軟的口感
首先,你要對打印什么形狀的食物有個概念。先在電腦里設計出你要求的形狀,然后把模型信息發(fā)送給打印機。再把制作食物的原料加到打印機里,按下開關,等待——叮!你的食物就打印好了。
目前而言,3D食物打印技術還是個充滿未來氣息的實驗性技術。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我們能打印出更多質(zhì)地、風味和外觀的食物。
3D打印還能讓我們制作食物時將幾種不同的食材分層組合在一起,這樣一份3D打印的食物也能擁有不同的風味和形狀。借此,人們將有機會將擺脫食品添加劑的束縛
研究人員已經(jīng)打印了數(shù)種常見食品,比如說披薩、漢堡、巧克力、曲奇餅甚至還有結構非常復雜的巴甫洛娃蛋糕。當然那些形狀[不可描述]的食物同樣也能打印(雖然估計沒有人會吃)。
該研究團隊的工程師近日在研究如何打印金槍魚,這種3D金槍魚的軀干是由多層金槍魚濃漿堆疊組成的,多層甜菜濃漿層疊加形成魚鰭,而南瓜漿組成金槍魚橙色的眼睛和腮。
患有吞咽障礙的病人需要嚴格控制攝入食物的質(zhì)地。吃下不合適的食物或者進食時沒有他人協(xié)助,病人很有可能因為此出現(xiàn)嗆咳,更嚴重的可能出現(xiàn)窒息進而危及生命。
3D打印食品可以減少病人出現(xiàn)上述風險的可能。如果3D打印食品最終能達到國際要求標準,那么它將極大程度上改善現(xiàn)在質(zhì)地改良食品即不中看也不中吃的糟糕境地。
3D打印食品就這么完美嗎?
雖然前文我們把3D打印食品吹上了天,但是目前并沒有國家或機構將3D打印食品進行廣泛推廣,因此我們對它的安全性還不得而知。歐洲食品安全局就曾警告過3D打印食品的安全性還沒有經(jīng)過權威機構的檢驗。
而且最近歐洲發(fā)布的一份報告足以讓大家對3D打印食品的安全提起重視。根據(jù)報告顯示:在打印過程中的高溫可能會導致食物中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此外,被細菌污染的原料盒或者打印過程中原件斷裂掉到食品里都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
報告的作者還提到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3D打印食品制作標準,因此不同廠家的3D打印食品在質(zhì)地、原料、衛(wèi)生標準上還沒有統(tǒng)一,這對于患者是有潛在風險的。
雖然美好,但仍需觀察
無論研究人員怎么絞盡腦汁的進行開發(fā),最后吃下這些食品的人都是吞咽障礙的患者。因此,在產(chǎn)品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團隊應該吸納一些患者,這樣才能避免閉門造車的尷尬情況。
雖然前景非常美好,但是目前由于缺乏可信的研究證據(jù),3D打印食品對吞咽困難患者有多大幫助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