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與“物”的連接,技術融合是第一步
將截然不同的技術融入一個統一的整體,融合程度越高,人類才能更好的利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物聯網是一個創新的產業,其技術創新在不同產業之間的擴散導致了技術融合,技術融合導致不同產業之間技術性進入壁壘逐漸消失,使不同產業形成了共同的技術基礎,并使不同產業間的技術邊界趨于模糊,最終導致產業融合產生。
待5G通訊技術全面部署 創建萬物連接架構可好?
2015年,5G技術全球發展進入到技術研發和標準化準備的關鍵時期。對于下一代5G通信技術,業界比較一致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商用部署。比起前幾代網絡,5G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創建萬物連接架構。
可穿戴設備+數據中心 引領硬件浪潮
2012年,谷歌推出了谷歌智能眼鏡,可穿戴設備開始火起來,話題熱度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未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將契合當下大數據的發展浪潮,發展成為小的數據中心,成為大數據中心一種有益補充。
無線電技術與物聯網融合發展 共推“互聯網+”
放眼全球,無線電應用領域正在加快5G技術的研究和商業應用,物聯網領域正在攻克核心技術并加快建設標準體系和產業應用。業界緊跟無線電和物聯網領域前沿技術,主動適應科學技術創新發展,主動適應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和物聯網領域的變化,為我國無線電事業和物聯網事業作出貢獻。 【詳情】
網絡虛擬化 數據中心面臨新技術變革
服務器虛擬化改變了IT運營方式,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被虛擬化,現在數據中心正在面臨另一種變革技術。網絡功能虛擬化使虛擬化網絡設備或網絡功能成為了可能,用戶能夠因網絡虛擬化所具備的眾多優勢而獲益。
工控周評057期:技術融合與現實應用“孵化”物聯網
現實應用展現物聯網“美好景觀”
產業融合和創新經過了技術融合、產品與業務融合、然后到市場融合的階段,最后完成產業融合的整個過程。在市場融合階段,現實應用的實現占據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來看看企業是如何應用物聯網的:
施耐德為濟南智慧供熱系統提供“大腦”
有了熱源廠、換熱站、高溫水網的實時數據,如何能利用如此龐大的數據來指導生產運行是一個難題。濟南熱力引進的施耐德電氣熱網水力動態仿真軟件TERMIS,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
伊登工業云幫助制造企業擁抱大數據時代
云平臺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分析多家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數據,比如訂單的變化趨勢。依托這些數據,扶持企業為下一步的生產計劃早作打算,對市場變化作出更快反應,促進精益生產。
重慶開發物聯網系統“章魚” 實現物件無障礙溝通
12月8日,重慶云力網通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國內乃至全球首個物聯網平臺系統——“章魚”,該系統能讓鏈接網絡的各個物件無障礙溝通,并讓物聯網具備“大腦”一樣的思考判斷能力。
京東智能大廈物聯技術呈現 未來企業基地美好藍圖
首度曝光的京東智能大廈的技術細節,涵蓋大數據應用、物聯網智能應用、智能辦公應用、機房與網絡建設等軟硬層面。在智能建筑、智能硬件以及軟件、APP的結合之下,京東的智能大廈給我們呈現了未來中國企業智能基地的美好藍圖。
家樂福華北物流中心啟動 采用先進語音揀貨系統
2015年12月2日,家樂福中國供應鏈華北物流中心啟動典禮在天津市武清開發區舉行。該物流中心采用了目前業內最先進的Voicepicking語音揀貨系統,準確率可高達99.997%;托盤采用100cm*120標準化操作,減少包裝及勞動力成本,提升效率。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