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此次高峰論壇的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主旨演講,其中特別提到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醫療大數據等前沿領域合作。“一帶一路”新建設推動全球50多個國家的智慧醫療城市發展,眾多醫療企業積極響應號召紛紛投身建設新數字絲綢之路。除此之外,近期還有哪些醫療行業的熱點?OFweek醫療網編輯帶你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要聞回顧
華大基因受邀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智庫交流”平行會議上發言指出,基因的“存、讀、寫”是未來生命經濟的基石和新動能,可大幅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其意義絕不亞于中國高鐵。汪建還通過對比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嬰兒死亡率、殘疾率以及人均壽命等問題,具體闡述了基因對于遺傳病和傳染病的影響。“以前我們是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胞來解決傳染病,現在是通過基因檢測來解決人類的‘生老病死’,新的科技突破也創造了新需求和新市場。”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會上表示愿攜手相關機構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別基因庫、提升各國科技水平、推進重大疾病防控與農業合作,共同消滅幾種重大疾病,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民心相通,使基因科技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原文閱讀】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會場
東軟醫療步入全球化:踐行“一帶一路”新建設
當前,全球對高端醫療技術和健康服務的巨大需求和西方醫療設備高昂的價格、核心技術分享保護并存的現狀導致了醫療技術資源的極大不平衡。同時,這種形勢也為一些企業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東軟醫療全球化的戰略布局下,亞洲、中東歐、非洲以及獨聯體等50余個國家已經與東軟醫療達成深入合作,一條新時代的“健康絲綢之路”業已成型。迄今為止,東軟醫療已經為這些國家提供了數百臺高精尖的醫療裝備,并為他國醫療人員提供專業的影像培訓服務,協助他們更加了解設備、掌握前沿影像科技,從而更好的為當地病患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原文閱讀】
BOE(京東方)與北航開展戰略合作:打造中國醫工硅谷
5月12日,BOE(京東方)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高精尖人才培養、技術研究、產業創新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教研產、產城融合的國際醫工創新硅谷,共同推動中國物聯網和健康醫療等重要新興產業的發展。
“中國醫工硅谷”項目包括數字醫學中心、醫學院、健康科技創新中心、醫工產業園、健康科技示范小鎮、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由BOE(京東方)聯手北航,并與國際頂尖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家庭式健康服務體系,重點圍繞移動醫學、再生醫學、人工智能、生物材料、基因工程等產業,搭建國際一流的醫工交叉科教創新平臺,打造健康醫療創新產業生態。【原文閱讀】
AI深入醫療產業:IBMWatson擬一年內覆蓋150家醫院
5月7日,在第九屆中國醫院院長大會舉辦期間,百洋醫藥集團及百洋智能科技董事長付鋼向記者透露,百洋智能科技獨家總代理沃森健康(IBMWatsonHealth)中的第一個產品沃森腫瘤(WatsonforOncology)將全面面向中國醫院開放,并將在2017年覆蓋全國150家以上地市級醫院。
在付鋼看來,人工智能推動了醫療的進化,從循證醫學進化成認知醫學,引進沃森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沃森腫瘤中心會為醫院帶來全方位的變革。中國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民則認為,引進IBMWatsonHealth能讓專業醫生和全科醫生更好地學習,進一步提升能力。【原文閱讀】
市場分析
中國IVD設備行業進出口排行榜出爐
根統計2017年第一季度IVD產業(不含試劑)共向15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一季度總額高達1億美金。
2017年1月IVD儀器出口額占比前五香港(轉口貿易)40.16%、美國13.60%、德國6.30%、印度6.03%、日本3.90%。【原文閱讀】
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掌舵人排行榜出爐
一個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除市場機遇、政策機遇之外,掌舵人是決定企業發展命運的重要因素。筆者根據公開資料為大家整理出中國醫械上市企業掌舵人名單及他們的簡介,或許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原文閱讀】
新品上市
海信醫療攜四大新品線亮相CMEF
5月15日,第7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春季)于上海開幕。海信醫療攜其獨立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手術室、醫用顯示系統、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移動護理系統解決方案悉數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數字醫院信息化的成果并展現了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
本次海信醫療參展主題為“精準醫療,智惠健康”。“海信精準數字化手術室系統”,致力為院方打造最好的定制式數字化手術室,系統方案包含了五大核心設備:CAS/SID、智能中控、一體化工作站、專業顯示器、移動示教系統。這套系統方案不僅憑借全院級、定制式、開放式的設計理念得到了專業觀眾的高度評價,更融入了其獨有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與外科智能顯示系統,實現了“全院級、全過程、全IP”與“三維重建、精準手術”的完美結合。【原文閱讀】
飛利浦醫療在2017CMEF發布八款最新產品
飛利浦此次發布的新品之一——IngeniaMR-RT大孔徑磁共振放療解決方案,集成了對腫瘤放療治療的最高標準——首次即達精準。就放射影像業務而言,利用大孔徑磁共振進行放療治療,目的是最大程度消滅腫瘤,最小程度傷害危及器官。因此,對精準和控制掃描時間的要求近乎嚴苛。以肝癌為例,胸、腹部的磁共振成像原本就是難點。如果因為掃描時間長,腹部器官一直受呼吸影響而運動,肝臟等器官在掃描過程中很難凍結,影像就會產生偽影。基于專業的放療硬件和軟件,配合飛利浦分段掃描和導航技術的應用創新,IngeniaMR-RT已經成功解決了肝癌放療定位的難題。【原文閱讀】
前沿技術
盤點全基因組CRISPR檢測的幾大關鍵技術
在2013年,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CRISPR-CasRNA引導性核酸酶的一個重要局限:會在預期靶點以外的位點上生成多余的DNA突變。此后陸續有研究直接說明了CRISPR/Cas9存在嚴重的脫靶性,即該技術可以發生非特異性切割,引起基因組非靶向位點的突變,這樣會造成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研究工作的大量增加,這一問題嚴重地限制了Cas9的應用。【原文閱讀】
解析醫療3D打印鈦合金人工髖關節流程
在網絡技術逐漸向實體產業滲透的今天,互聯網為醫療帶來了新的契機。2015年8月愛康醫療的3DACT人工髖關節系統作為全球第一個經過臨床驗證的內植入物產品獲準上市。為了充分展示3DACT的獨特優勢、營造用戶線上體驗的良好氛圍,增加醫生對產品的認知,愛康現推出ITI(ImageToImplant)技術平臺,該平臺以愛康自主設計的醫工交互軟件為核心,將網絡數字化技術與3D打印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為術者提供一整套從影像到植入物的個性化的系統手術解決方案,該平臺旨在充分挖掘數字化3D打印技術在術前規劃及虛擬手術的能力,實現用數字化技術改變傳統手術流程的重大跨越,獲得傳統手術模式的變革式發展,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原文閱讀】
OFweek醫療網推薦
這些黑科技可能會顛覆傳統醫療行業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于一個傳統醫療行業的從業者來說,保持“凜冬將至”的憂患意識很有必要:說不定哪一天傳統醫療行業里就殺進一匹像蘋果公司一樣的黑馬,重新定義醫療行業的格局。
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在不斷學習中把握時代脈絡,才不至于在未來激烈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正是鑒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秉承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共享精神,筆者就與廣大讀者細數最有可能顛覆傳統醫療行業的“黑科技”,看看哪個領域最有可能成為顛覆傳統醫療行業的黑馬。【原文閱讀】
國產PET/CT打破外企業壟斷:與“GPS”三巨頭爭雄
近期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高鐵在全國全面鋪開,這些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國之重器再次引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其實,在醫療行業也有這樣的國之重器誕生——銳視康PET/CT設備進入市場,不僅打破了國外巨頭“GPS”(GE、飛利浦、西門子)的壟斷,PET/CT設備的價格也大幅下降,為此筆者專訪了北京銳視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劉雅菁,了解一下銳視康RAY-SCAN64型PET/CT產品有沒有與巨頭競爭的實力。【原文閱讀】
IVD行業激蕩變革:在曲折中蹣跚向前
中國的獨立醫學實驗室細則在2009年發布,從2009年后,整個產業高速增長。近幾年分級診療政策持續推進,行業增長依然得以保持高增速。然而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政策對第三方實驗室的增長呈現雙刃劍模式。我們認為獨立醫學實驗室的增長會經歷先提升再放緩的過程,預計到2018或者2019年出現明顯放緩。在近幾年中,隨著門診量的持續流入基層醫療機構,基層醫院對于一些高端項目的需求增加,比如化學發光和分子診斷檢測,對于獨立醫學實驗室依賴程度加強。然而隨著高端檢測設備的國產化進程發展,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基層醫療硬件和軟件實力都在不斷提升,一些發光項目、甚至分子項目可以自行檢測,甚至一些曾經只能在大三甲檢測的項目,隨著便捷的商業化產品的出現,可以在基層進行檢測,對于項目外送動力減弱,獨立醫學實驗室的增速放緩。【原文閱讀】
科學家借助基因編輯療法成功治愈一只艾滋病活體白鼠
自上世紀被發現以來,艾滋病一直都是不治之癥,不過近日科學家們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成功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系統從活老鼠體內敲除了艾滋病(HIV)DNA,而且手術之后這只老鼠還活的好好的。
當然,現在說這種方式將拯救廣大艾滋病患者還為時過早,但它能在活體動物上起作用就說明這種解決方案蘊藏著無限可能。據悉,這個由神經生物學家卡麥爾·卡利里領導的團隊專注于用基因編輯技術解決艾滋病已經很多年了,去年他們就在老鼠身上取得了成功,不過今年的過程更加順利。【原文閱讀】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