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數字化面臨重重挑戰
在數字化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都在為向數字化轉型而積極備戰。每個行業都在經歷數字變革的各種考驗,但醫療行業面臨的挑戰尤其突出。無論在哪個國家,醫療行業在經濟規模中占有的比率都很大,政府、員工、消費者與合作伙伴不斷要求革新基于紙張的流程,削減成本和保護患者數據;供應商、付款人、患者和政府官員需求各不相同;診斷和治療技術的快速創新導致數據量大幅增加,專業人士和消費者需要及時訪問所需數據;日益增多的政府法規,加大企業的合規負擔以及增加了違規帶來的潛在罰款額度;用戶無法容忍停機,而且要求管理混合環境的數據,包括內部、私有云和公有云資源。
盡管醫療行業整體上取得了明顯進步,但數據管理似乎尚未滿足期望。McKinsey & Co. 的分析師曾表示,醫療行業中的企業“無法成功打造和管理滿足諸多利益相關者、法規和隱私保護措施需求的完全集成式醫療 IT 系統”,在實現全面數字化方面落后于其他行業。醫療 IT 團隊需滿足所有用戶通過不同設備 24/7 全天候訪問所需信息的巨大需求,從而不堪重負。
除此之外,網絡犯罪也正成為讓業務陷入癱瘓的“醫療行業殺手”。多年來一直跟蹤各行業數據隱私問題的Ponemon Institute 今年估計,數據泄露事件每年讓醫療行業損失 62 億美元,且醫療機構的一半數據泄露事件由犯罪活動所致。醫療機構還成為勒索軟件的新攻擊目標。2016 年 1 月,黑客鎖定了洛杉磯一家醫院的電腦系統,使得他們的醫務人員不得不在一周多的時間內“使用筆和紙張記錄信息”。最終,該機構支付了價值 17,000 美元的比特幣贖金。數月后,有報道稱一起勒索軟件攻擊事件強制關閉了華盛頓特區某醫療系統的電腦和電子郵件,波及 10 家醫院和 250 個門診中心,以及數十萬的患者。
據埃森哲咨詢公司(Accenture)預計,從 2015 年至 2019,醫療服務提供商數字病例包含的醫療和/或支付信息將大規模失竊,受影響的患者數量可能會達到 2,500 萬。醫療服務提供商“在未來五年內可能因患者在發生醫療身份信息失竊后更換醫療服務提供商,損失3,050 億美元的累計收入(以患者一生的就醫需求計算)。”
然而對醫療行業而言,損失并不限于收入:在極端情況下,數據丟失或數據訪問延遲會致使患者喪命。隨著醫療行業逐步采用電子病例(EHR),24/7 全天候訪問變得極為關鍵。
數據可用性—迎接挑戰的利器
醫療行業的技術需求在快速改變,數據管理依然是醫療機構的優先任務。日益嚴格的保留監管標準,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以及日益加劇的IT基礎架構復雜性,所有這一切給醫療機構帶來了巨大挑戰,他們不僅需要存儲日益增多的敏感數據,同時還要為這些數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機制。
現代醫療機構無法容忍停機。當數據不可用時,醫療機構需及時恢復數據以保持合規性,確保工作效率,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及最重要的是拯救生命。IDC的分析師表示:“盡管可用性已被認為是當前業務成功的關鍵,但實現可用性并非易事,而且多數進行了大量IT投資的企業并未實現可用性目標。”
這就需要IT 領導者必須將這些關鍵要素作為實現醫療數據可用性的指南:
數據隱私必須保障:與數據訪問安全性和授權控制一樣,內置的端到端加密對于保護患者和員工數據至關重要;
快速備份和始終可用性必不可少:為杜絕停機,企業必須保障所有系統的可用性,這需要采取充分措施確保在數分鐘內高速恢復數據;
災難恢復計劃是關鍵:醫療機構面臨著一些最嚴苛的災難恢復標準,包括始終如一執行費錢費力的年度災難恢復測試。整合內置災難恢復的備份和對恢復解決方案進行簡化和自動化可節省時間和成本;
通過云連接實現靈活性:企業在逐步采取增強措施,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務替代傳統基礎架構,從而能夠節省時間、規避風險和大幅縮減資本和運營成本;
經濟高效地存儲和保持數據:為滿足不同的長期數據保留要求,企業需要利用磁帶或重復數據刪除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進行經濟高效的存檔和管理。
必須考慮分支機構的服務:遠程機構和分支機構集中化對于改善備份和恢復必不可少。這會消耗大量帶寬和資源,但在本地實施遠程站點的備份和恢復活動可減少廣域網帶寬消耗。
確保可用性
Veeam? 深知全球企業在實現 Always-On EnterpriseTM(24x7 全天候運營)的過程中面臨的全新挑戰。Veeam與醫療機構通力合作,幫助他們通過支持高速恢復、避免數據丟失、經過驗證的可恢復性、有效利用數據和全面可視性的全新解決方案,為所有應用程序和數據提供小于 15 分鐘的恢復時間和恢復點目標(RTPOTM)。
Veeam Availability SuiteTM包括Veeam Backup &ReplicationTM,后者可利用虛擬化、存儲和云技術支持現代數據中心,幫助企業節省時間、規避風險和大幅縮減資本和運營成本,同時始終支持Veeam客戶實現當前和未來的業務目標。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