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藥物、毒素等物質在體內的實時動態反應一直是臨床醫學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PET掃描成像儀滿足了這一要求。隨著技術創新,新型全身PET掃描成像儀誕生。
如今,來自于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正致力于研發世界上第一臺全身PET掃描成像儀,它可以實現身體的3D成像。他們認為,這一更精確、全面、靈敏的顯像技術,將推動我們對機體的認知,同時它可以監測藥物、毒素等物質在體內的實時動態反應。
將放射性物質注入人體,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是卻預示著一種有效技術,可獲取身體生理機能的“快照”。這便是核醫學成像的魅力,它將核技術、計算機、化學、物理、生物等多重學科技術與醫學融合,應用于疾病診療、藥物研發等用途。其中,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是該領域比較先進醫療影像技術,利用放射性粒子追蹤疾病(癌癥、神經衰退性疾病等)。
圖A是傳統的PET掃描儀;圖B是全身PET掃描儀(TB-PET)
上個月,他們在《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發表該項目的首篇論文,詳述了項目的早期進展。這一周,研發團隊負責人、加州大學的生物工程師Simon Cherry和Ramsey Badawi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發文,對這一儀器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研發團隊將它取名為“探險家”(EXPLORER,EXtreme Performance LOng REsearch scanneR),希望2018年它能首次應用于臨床。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