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會以“專業檢測機構助力中國制造2025新戰略”為主題, TüV萊茵北京公司首席運營官兼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政府關系副總裁劉慧芳女士首先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戰略布局。TüV萊茵大中華區功能安全認證總經理趙斌和電子電氣服務部門高級經理麥苗分別以“工業自動化升級浪潮下的功能安全”以及“綠色能源驅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兩個話題與媒體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工業生產自動化。而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為當今工業自動化中最重要的標準。作為全球權威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更加專注與于對產品和系統的功能安全認證以及人員資質認證培訓,為各類企業滿足國際功能安全要求保駕護航,同時也幫助本土企業引入國際先進技術及安全理念。
德國萊茵TüV“質勝中國”媒體溝通會現場
萊茵檢測:打造中國制造的質勝之路
在今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國家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其中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產品質量的提升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關于修改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對于像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而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德國萊茵TüV 大中華區北京公司首席運營官兼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政府關系副總裁劉慧芳女士表示,這一政策,將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談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她進一步表示:“希望德國萊茵TüV與客戶合作的前沿推向研發階段,此外,利用我們的品牌優勢推動國內企業品牌的發展;而且,我們將進一步從拓展供應鏈合作及售后服務市場兩個方向,來幫助提升我們客戶的競爭力;同時,也將深入協助更多的國內企業走向海外市場,實現國際化的發展。
針對于萊茵的權威認證服務,劉慧芳補充道:“‘中國制造2025’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為基本方針,因為它和德國萊茵的角色和作用密切相關。作為檢測認證機構,在中國提供這樣的認證服務是需要獲得政府的許可,如果做進出口產品的檢驗檢測就需要拿到國家質檢總局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檢測資格證書。國家質檢總局的164號總局令公布了關于修改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這對認證行業下一步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 ‘僅限出口’四個字寫在我們萊茵中國公司第一版認證機構批準書上,我們10月份發了新的認證機構批準書,“僅限出口”不再寫在我們批準書的首頁這意味著萊茵在中國可以名正言順地按照我們的國家標準(GB標準)為客戶提供第三方認證。,現在我們的批準范圍一共劃分21個領域。在21個領域里,德國萊茵獲批的有15個領域,大大擴展了認證范圍。”
德國萊茵TüV 大中華區北京公司首席運營官劉慧芳(中)及功能安全認證總經理趙斌(右二)等專家合影
功能安全 :工業自動化升級最重要的一環
物聯網中功能和信息安全至關重要。TüV萊茵依據IEC61508、IEC 62443等國際標準要求,在機械、過程工業、石油&天然氣、火電廠、核電廠、電梯、自動扶梯、汽車、IT等應用領域展開功能和信息安全服務。作為功能安全領域的發起者,TüV萊茵通過產品,管理體系及系統評估,人員資質認證三個方面的優質服務,幫助客戶深入了解不同產業中功能安全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動向,促進安全技術發展。
üV萊茵大中華區功能安全認證總經理趙斌表示:“《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智能化制造的理念,工業自動化是智能化制造的基礎。我們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絡速度越來越快,未來物與物之間、車與人之間、車與車之間,包括工業機器人與人之間都會產生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防止控制失效而產生的危險,是功能安全的核心關注點?!?nbsp;
德國萊茵TUV在今年初為工控領域的PLC(施耐德-Tricon)頒發了第一張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共同評估的證書。國內也有相關企業開始了工控領域相關控制產品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整體認證。同時他強調,信息安全對于工控領域而言也是十分重要。而當前云計算的迅猛發展,信息安全也尤為關鍵。德國萊茵TüV依據自己在信息安全領域多年的經驗自行制定了云計算的信息安全標準,并已經為相關企業頒發了多個云計算的信息安全證書。
經過140多年的歷程,萊茵已經將我們的服務網絡覆蓋到了全球66個國家,可以看到這66個國家包括歐洲、北美、南美、亞洲、非洲、大洋洲。目前,萊茵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分布在114個分公司及500個分支機構。除此之外,萊茵在全球有超過200個實驗室,服務行業達到37個,服務項目達到2500多種,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更新。
接下來再將視線拉回到大中華區,萊茵在中國的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已經深耕了26年。涵蓋工業制造、汽車與運輸、軌道交通、建筑工程、紡織品、鞋和玩具、能源、醫療用品、輕工產品、電氣產品和視頻等領域。萊茵一直追隨著大中華區尤其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腳步,我們所服務的行業在將來也會緊貼經濟發展的趨勢不斷拓展,像現在可穿戴產品、機器人、3D打印、電動汽車等等,還有后面我們會談到的新能源領域,我們都會一直服務于整個經濟發展。
綠色能源:驅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中國制造2025》的另一個發展目標就是綠色發展,所謂綠色發展就是既要確保工業制造的節能減排,也要在能源發展上實現轉型升級。目前,TüV在光伏、風能、充電樁、儲能, 電子電氣產品節能檢測和電池技術等領域都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檢測認證及咨詢,以幫助中國在能源發展道路上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實現可持續的綠色發展。
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電子電氣服務部門高級經理麥苗與媒體分享了新能源發展及轉型升級之道。他介紹道,在全社會都開始關注霧霾及環境污染的背景下,2015年,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的出臺指明了國家新能源發展的方向,預計2020年,中國將在新能源領域總投資超過3萬億元,這為整個新能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新能源發展中,以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電為代表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空間很大。舉例講,德國萊茵TüV在上世紀80年代,就參與德國政府推出的千個太陽能屋頂計劃。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TüV萊茵在技術儲備和標準應用方面都處于行業的領導地位。
麥苗進一步表示,德國萊茵TüV一直致力于為新能源整個產業鏈提供專業服務和技術支持。其中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是新能源發電,包括光伏和風力發電的產品認證及系統評估;第二是能源儲存,比如像鋰電池、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等儲能技術的發展;第三,新能源相關的實際應用,包括電動汽車、充電樁、光伏水泵等領域;第四,是產品節能評估,通過提高產品能效等級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對于環保和整個社會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價值。
(審核編輯: 智匯先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