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出了當前航空航天電氣線束設計方式面臨以下挑戰,針對這些問題,IGE+XAO提出了專業的解決方案。
文章部分內容預覽:
一、 行業現狀
電氣線路互聯系統(EWIS)是航空航天產品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 安全性、重量、性能、壽命、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在 EWIS 設計中,不僅需要滿足總體、系統、結構等其 它專業的協調要求和約束條件,而且涉及到電氣,布置、結構、電磁等多個學科,還涉及到設計、制造、 售后服務等多個部門。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各系統、各學科、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 考慮成百上千個設計變量、目標、工程約束條件,進行大量的設計方案對比、設計更改和優化,不斷地進 行設計協調和循環,以獲得最終的方案。 經過具體分析,當前航空航天 EWIS 設計方式面臨以下挑戰: (1) 產品研制的周期越來越短,設計任務愈加繁重,單純的原理圖設計工具已經成為瓶頸,現有設計平 臺無法滿足型號研制要求。能否快速準確的完成原理圖,接線圖,電纜線束布局和線束圖等全過程設計是 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因素。 (2) 電氣設計、線束結構設計、工藝、制造等軟件都是不同廠家研制,缺乏統一的電氣線束設計平臺, 導致電氣線束設計流程中數據的一致性無法保障。 (3)自動化程度不高,接線圖需手動繪制并選型,在接線圖設計階段,電氣工程師需要根據設備在空間 的大致布局,把原理圖和物理實際關聯起來從而設計接線圖;所有設備,插頭,電線的型號都需要手動指 定。手動設計接線圖不僅效率低,而且易出錯,嚴重制約了電氣系統研制效率的提高。 (4)缺乏專業的三維線束設計工具,原有的設計過程依靠CATIA的管路管線模塊進行線纜布置,無法考慮 電纜線束的電氣特性,對于不同類型的信號電纜無法進行識別和區分,無法進行電纜線束布置優化,無法 考慮電纜接地的合理性,無法進行過渡接插件的合理性優化,所有電纜都需要根據經驗,手動進行調整, 極大增大了設計的復雜性,并降低了設計的準確性。 (5)沒有專業的線纜制造工藝管理,現有的設計工具無法對于線纜的成本,工藝進行有效的管理。
更多內容見附件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