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RWA嗎?它的意思是“現實世界資產”,包括不動產、債券、知識產權等有形或無形資產,它們以通證(Token)的形式記錄在區塊鏈上,成為RWA項目。近日,我國首個部署在區塊鏈公鏈平臺上的RWA項目誕生——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與螞蟻數字科技簽約合作,將安徽巡鷹新能源集團運營的約4000個電瓶車換電柜轉化為數字金融產品,面向私募市場發行,為綠色能源基礎設施等資產提供了新的融資模式。
作為處于國際第一梯隊的公鏈系統,樹圖區塊鏈已處理1.7億筆交易、部署近2萬份智能合約,注冊賬戶數超過2500萬。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院長龍凡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姚班”,他帶領團隊打破“區塊一定要串成一條鏈”的思維定式,提出了基于樹圖(Tree-Graph)結構的高性能共識算法,使系統中不同節點能并發地產生區塊,更充分地利用網絡帶寬和計算資源。
全球主流區塊鏈公鏈系統性能對比
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Ensemble項目沙盒”,涵蓋固定收益和投資基金、流動性管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貿易和供應鏈融資等4個通證化資產應用領域,為創新項目提供受控的測試環境。這些領域都與RWA項目有關,體現了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的國際發展趨勢。目前,全球RWA資產規模達188億美元。波士頓咨詢等專業機構預測,到2030年,RWA資產市場規模將增至16萬億美元。
香港的這一金融探索給樹圖區塊鏈帶來了新的應用場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螞蟻數科與巡鷹集團合作,將4000個左右電瓶車換電柜“打包”成RWA項目,樹圖區塊鏈研究院提供公鏈平臺技術支持。這些換電柜分布在國內20多個城市,包含4萬多塊鋰電池,換電次數已超過5000萬次。
如何把換電柜資產轉化為區塊鏈金融產品?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研究總監楊光博士介紹,利用螞蟻數科的物聯網技術,換電柜運營的部分關鍵數據上傳到樹圖區塊鏈上,憑借區塊鏈的可溯源、不可篡改特征,這些數據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能反映出每個換電柜的真實運營情況。實體資產、運營數據上鏈后形成RWA,由香港勝利證券擔任RWA項目托管人,在發行過程中接受金融合規監管。目前,來自私募市場的多家機構已認購這一金融產品。
“與很多傳統的金融產品相比,RWA項目有兩大優勢:一是資產運營中的數據更透明可信,二是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楊光說。
在他看來,這種區塊鏈金融產品在綠色能源基礎設施領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除了電瓶車換電柜,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發電站、風力發電場等綠電設施的實體資產和運營數據也可通過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轉化為RWA項目,用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解決相關企業的融資需求,助力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