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開發者可利用智元開源的真機和仿真數據,訓練自研的具身智能模型;隨后將模型部署在仿真環境中,開展高效的調試迭代;完成虛擬迭代后,再把模型部署到真機上,接受真實世界的檢驗。
與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一樣,國產具身智能也在開源道路上奔跑。近日,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大型仿真框架“AgiBot數字世界”,同步開源涵蓋5類應用場景、180種以上物品、12種核心技能的仿真數據集。兩個月前,這家“獨角獸”民營企業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單位,發布了百萬真機數據集開源項目“AgiBot世界”,包含人形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80多種技能。
為何要開源真機數據集和仿真數據集?智元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說:“我們想為整個行業賦能,只有行業興起了,我們才能更好發展?!?/span>
智元成立于2023年2月,總部在張江科學城,短短兩年就成長為國內具身智能頭部企業:已發布5款人形機器人,1000多臺產品在臨港新片區量產下線。公司成長的背后,有什么培育民營科技企業的土壤?
上海為創業團隊提供“外援”
2023年初,網名叫“稚暉君”的彭志輝開啟了創業歷程。“稚暉君”在嗶哩嗶哩上有262萬粉絲,因擅長研發各種有趣的機器人被粉絲戲稱為“野生鋼鐵俠”。辭去在大企業的工作后,這個“90后”小伙子來到上海,與合作者組建了創業團隊。
彭志輝創業之初,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為他提供了科研“外援”。這是一家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臨港集團和商湯科技投資發起的新型研發機構,與政府、高校院所和企業廣泛合作。談及支持彭志輝的原因,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導閆維新說:“那時,ChatGPT剛發布,我預感到如果把大模型與機器人融合,將打造出不再局限于某個應用場景的通用機器人?!?/span>
事實證明,閆維新的預測是對的。大模型催熱了人形機器人,前者可以成為機器人的大腦,而人形機器人是實現具身智能的主流載體。人形機器人與大模型結合后,將成為通用機器人,進入工廠、家庭、商超等眾多場所,從事工業制造和服務業工作。
作為智元聯合創始人,閆維新與彭志輝合作,一起投身人形機器人整體設計和技術攻關。2023年8月,智元研發的第一代人形機器人原型機“遠征A1”誕生。
“上萬條數據,學會一項任務”
創始團隊的技術背景和高效研發,加上與產業資源積極對接,讓這家民營企業獲得了上海市相關部門的專項資金、研發場地、人才政策等支持,也得到資本市場垂青?!耙劳猩虾M晟频恼唧w系、豐富的科研資源、一流的人才儲備和營商環境,我們在不斷創新突破,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智元公共事務部負責人說。
在張江科學城,這家企業建立了約2000平方米的數據采集工廠。那里有上百臺“遠征A2-D”數采機器人,它們在工廠搭建的家居、餐飲、商超、辦公和工業等5類應用場景中接受訓練。在家居場景中,智元復刻了真實住宅布局,包括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等空間,用于訓練人形機器人做各種家務;在工業場景中,打造了倉庫和生產線,可訓練機器人從事分揀、打包、搬運等工作。
每天,數據采集師團隊在這座工廠“手把手”教機器人學習各種技能。他們手持兩個手柄,重復進行任務操作,“我在訓練的一項商超場景任務時長1分鐘左右,每天采集約150條數據。”一名數據采集師告訴記者,“估計要采集上萬條數據,機器人才能學會這項任務。”
在訓練過程中,所有數據都會上傳云端。為確?!癆giBot世界”真機數據集的質量,員工采集到的數據會經過端側、云側的嚴格篩選以及算法二次驗證,讓機器人做的每個動作都符合任務標準。
在方興未艾的具身智能領域,“AgiBot世界”有望大幅降低全球開發者的算法研發門檻,加速創新。
“虛實融合”開源助高效迭代
據介紹,智元是全球第一家開源百萬級、多場景人形機器人真機數據集的企業,最近又開源了大型仿真框架“AgiBot數字世界”,在開源路線上實現了“虛實融合”。
仿真數據雖然是虛擬的,但智元研發的仿真平臺通過逼真模擬人形機器人的各種訓練場景,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高效部署。與真機數據相比,其優勢是仿真環境的迭代效率很高。全球開發者可利用智元開源的真機和仿真數據,訓練自研的具身智能模型;隨后將模型部署在仿真環境中,開展高效的調試迭代;完成虛擬迭代后,再把模型部署到真機上,接受真實世界的檢驗。
在開源的基礎上,這家民營企業計劃舉辦“AgiBot世界”挑戰賽,面向全球吸引機器人和具身智能開發者參賽,共同繁榮這一未來產業的創新生態。
“上海有一流的產業鏈布局,也有豐富的應用場景,這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兩個基礎,對創業團隊和企業很有吸引力?!敝窃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而且在整個長三角,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有很多,所以在上海做人形機器人,零部件供應也是一大優勢。”
展望產業發展前景,彭志輝認為,未來2—3年,人形機器人將在制造業領域逐步普及,特別是在柔性生產、裝配線等場景中,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5年內,它們將進入家政領域,憑借一些成熟技能從事較為簡單的家務、陪伴和照護工作,成為不少家庭的新成員。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