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期 | 20240322
智
匯
專
欄
西門子和英偉達深化合作
西門子3月19日宣布將進一步深化與英偉達的合作,此次合作將英偉達 Omniverse Cloud APIs 的沉浸式可視化功能引入西門子 Xcelerator,推動以人工智能(AI)驅動的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持續構建工業元宇宙。
ABB賦能廣東陽江能源轉型
ABB為陽江LNG調峰儲氣庫項目提供了ABB ABILITY ZEE600資產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實現從傳統運維向智慧運維的全面升級;進一步確保陽江乃至粵西地區天然氣供給和儲備能力,打造能源供應新格局。
施耐德電氣助力美的集團綠色轉型
3月18日,施耐德電氣與美的集團達成系列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碳中和目標路徑規劃與實施、能源管理體系及能源數字化系統、微電網應用建設等項目展開深入合作,助力美的集團實現“碳中和”,達成綠色發展的長期目標,為中國工業制造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海克斯康上海雙智賦能中心盛大開幕
上海雙智賦能中心的開業運營,將是海克斯康進一步夯實數智技術集群融合應用的又一里程碑;未來,海克斯康將依托 “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的技術優勢,全面賦能設計研發、供應鏈金融、精益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中控技術攜手中韓石化建設智能工廠
為提升現有系統的承載能力、增強蒸汽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有效預測未來管網系統的適應性和響應能力,中韓石化選擇攜手中控技術,建設智能工廠項目;近期,中控技術為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廠蒸汽系統優化建模項目成功落地并通過驗收。
霍尼韋爾與海信達成合作
近日,霍尼韋爾與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制冷劑的應用領域達成合作;依托成熟的制冷劑技術與解決方案,霍尼韋爾為海信提供高效環境友好型制冷劑Solstice? 454B (R-454B) 及相關技術支持。
京東工業與天正電氣達成戰略合作
3月19日,天正電氣與京東工業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共建低壓電氣數智化采購生態圈,通過數智供應鏈打造新質生產力,及雙方產業深度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廣泛共識。
16.6億美元,和利時電機被收購!
據消息,有超過90%的股東投票贊成總部設在香港的上達資本(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 Ltd.)以每股26.50美元的價格,合計16.6億美元收購目前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和利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據悉,和利時將成為Ascendent下屬的Superior Technologies Holding Limited(卓越技術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40億元!諾和諾德在中國投資建廠
3月19日,諾和諾德中國招聘發布文章稱,將在天津投資約40億元用于無菌制劑擴建項目,并舉行了該擴建項目的奠基儀式,該計劃預計于2027年完成。
TCL格創東智完成AMHS收購簽約
3月20日,格創東智完成對耘德有限公司、江蘇睿新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戰略收購簽約;通過資源整合與布局,格創東智正式成立格創維晟有限公司,并優先部署OHT,完善晶圓存儲立庫Stocker等智能搬運硬件輔助設備,同時與MES、MCS等軟件系統深度融合,快速構建完整的AMHS產品體系。
智
匯
驛
站
中石油首個規模化綠氫項目投產!
近日,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制氫裝置在玉門油田成功投產,所制氫氣純度達99.99%,通過輸氫管道、管式槽車等送至玉門油田煉化總廠、玉門老市區化工園區等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利用的全流程貫通。
我國AI核心產業規模超5000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有相關研究機構預測,到2035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為1.73萬億元,全球占比達30.6%。
松下壓縮機與同益空氣能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同益空氣能與松下壓縮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的核心在于融合同益空氣能與松下壓縮機各自的技術優勢與市場優勢,共同推動R290壓縮機在市場上的創新應用。
三星成立AGI計算實驗室
近日,三星半導體業務負責人慶桂顯宣布,三星在美國和韓國成立AGI(通用人工智能)計算實驗室,專注于研發“為滿足未來AGI處理需求而設計的芯片”,并已經為此進行招聘工作。
先導智能斬獲中國企業迄今最大美國鋰電池設備訂單
3月18日,先導智能與美國電池制造商American Battery Factory公司(ABF)正式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先導智能將為ABF公司提供總目標為20GWh的鋰電池智慧產線服務;據悉,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美國獲得的最大鋰電池設備訂單。
中遠海運與上海電氣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遵循“著眼長遠、互惠互利、市場主導、實現雙贏”的原則,在綠色甲醇等可持續燃料、航運、物流、船用裝備、船舶運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對方提供優質高效的產品和服務,促進雙方戰略合作目標的實現。
臺積電、新思科技將英偉達計算光刻平臺投入生產
3月18日,臺積電、新思科技已將英偉達的計算光刻平臺投入生產,以加速下一代先進半導體芯片的制造,并突破物理極限;臺積電、新思科技已將英偉達cuLitho技術與其軟件、制造工業和系統集成,以加快芯片制造速度,并幫助制造最新一代英偉達Blackwell架構GPU。
(審核編輯: 智匯luc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