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幫助更多企業選型能碳管理供應商提供參考,IDC發布了《中國能碳管理平臺技術評估,2023》報告。報告依據評估模型對遴選的領先供應商進行了評估。憑借突出的創新技術能力,格創東智能碳管理平臺入選報告,并在能源管理診斷咨詢、能效精細管理、用能監控預警、平臺便捷易用、半導體行業場景5個維度中獲得滿分,在碳管理、公輔/暖通設備智控節能、生產過程智能節能、能源數采、鋰電新能源行業場景等維度獲得高分。
為更好地評估能碳管理平臺服務商的產品及配套服務能力, IDC構建了共12個維度的能碳管理平臺技術評估模型,覆蓋能管節能、碳管理和行業場景3大方向。
IDC報告指出,在能源成本持續上漲,雙碳政策加快落地, AI 等新技術向行業持續滲透等背景下,更精細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碳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和組織的必然選擇,市場上的領先技術服務商也對應地提供了新一代的能碳管理平臺相關產品。
相比于傳統能源管理系統,新一代的能碳管理平臺采用云原生技術架構,提供更精細的能源采集和能效分析功能,提供完整的組織碳和產品碳管理能力,并提供更進一步的智能化AI 技術節能解決方案,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節能和降碳。
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戰場之一。格創東智能碳管理平臺針對工業場景能碳的實際需求,深度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工業互聯網前沿技術與基于AI算法分析的節能降碳技術,構建工業節能降碳算法模型。以AI驅動從能源管理優化、企業碳管理、生產過程暖通設備的節能減碳優化三個維度,實現預測+優化+控制,為企業提供能源及碳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全局能源監控和管理、企業碳管理、節能優化控制、能碳聯動,助力制造業企業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具備多項核心優勢與亮點:
行業模型:立足制造業場景,在半導體、新能源鋰電、通用制造等眾多行業沉淀了工業雙碳管理模型,機理與算法等多技術棧融合,數據模型機理和工業Know-how含量高,數據模式算法豐富,賦能企業達成雙碳目標;
AI+能碳聯動:通過AI智能算法的暖通、空壓、鍋爐等通用能源動力設備的智控節能解決方案,以及生產過程智能化節能解決方案。從能源側的節能降本到碳管側的資產優化,助力實現企業能碳效益最大化;
節能降碳閉環管控:通過監測+預測+優化+控制輔助業務流和知識庫,實現多參數多目標的優化模型及控制策略下發執行建議,助力企業實現能源結構、節能降碳、碳資產管理優化;
雙碳體系支撐:打通用能數據和碳排放數據,與外部認證機構合作,做到組織及產品全流程的碳排放的過程監督管理、核查認證、分析決策、改善一體化,支持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燈塔工廠、綠色工廠、組織和產品層面碳認證、ESG信息披露等;
IDC報告指出,“在能源動力設備之外,格創東智憑借服務 TCL的背景經驗,在生產過程用能數據采集、生產用能精細分析以及生產過程智能節能等方面有相對更豐富的經驗?!?/span>
目前,格創東智的能碳大腦平臺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鋰電、汽車、光伏等10余個行業、60+工廠,累計幫助制造業企業降碳超過25萬噸。
“在半導體和鋰電等新能源行業,格創東也智積累了豐富的解決方案和客戶經驗?!?nbsp;全國排名前十的新能源鋰電池企業,有一半以上正在使用格創的能碳大腦平臺,以實現雙碳目標。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