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醫藥企業為了更加快速、高效、低耗的開發創新藥物,正在積極的與AI制藥公司及AI平臺合作,共同推進藥物靶標發現、合理藥物設計、藥物再利用等研究領域的持續創新發展。
9月12日,生物技術公司Exelixis和英矽智能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一項獨家許可協議,Exelixis將從英矽智能處獲得ISM3091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利,ISM3091是一款潛在同類最佳(best-in-class)小分子抑制劑,靶向BRCA突變腫瘤的合成致死靶點USP1。
根據協議條款,英矽智能將授予Exelixis開發和商業化ISM3091及其他靶向USP1化合物的全球獨家許可,并在2023年第三季度獲得8000萬美元的預付款。此外,英矽智能還有資格獲得基于后續開發、商業化和銷售的里程碑付款,以及未來產品凈銷售額的分級版稅。
業內認為,這一合作的達成標志著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與合作,為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前景。未來,也將有望為患有BRCA突變腫瘤的患者帶來更加創新的治療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英矽智能是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近年來,其已與不少藥企達成新藥開發合作。如今年8月,英矽智能就剛宣布與復星醫藥合作開發的用于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候選藥物ISM8207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于條件具備后于中國境內開展I期臨床試驗研究。據悉,這是英矽智能與復星醫藥達成戰略合作以來取得的頭個臨床里程碑。
其實目前,AI技術在制藥領域的應用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正在塑造整個制藥和生物技術行業的發展。除了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在今年也一直在與國內外的大pharma、Biotech公司達成新藥發現合作,以AI算法同時驅動多個抗癌藥物研發項目和AI賦能工藝優化項目。
如9月4日,晶泰科技就宣布與聚焦腫瘤微環境重構的ParthenonTherapeutics公司達成合作,共同開發針對實體瘤的抗體藥物。5月31日,晶泰科技宣布與禮來簽署一項AI小分子新藥發現合作協議,預付款及里程碑總收益可達2.5億美元。
綜合來看,在AI與制藥產業不斷融合的背景下,眾多藥企正加速開始探索在全球尚未有企業涉足的前沿領域,如小分子晶體結構預測、原發藥物設計等。據悉,在國內,2022 年AI藥物研發就已取得不少突破進展。截至2022年,80家中國AI藥企中,已有14家成功將管線推進至臨床階段,大部分都處于臨床Ⅰ期階段。其中,英矽智能頭個完全基于AI的管線ISM001-005進入臨床Ⅰ期,并完成了首批健康受試者給藥。
未來,業內預計,在AI的加持下,國內藥企還將更快速的處理和解析大量的生物化學信息,并篩選出合適的化合物,設計優化藥物分子結構,在達到降本增效目的的同時,國內醫藥企業的競爭力也將持續提升。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