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發布的《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一系列頂層政策釋放的強烈信號,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發展正邁入全新的黃金發展階段,創新水平有望明顯提速。
?
國產超高端CT日前再獲新突破。公司最新推出的這款NeuVizE poch+無極系列CT為全球最快16cm螺旋掃描,打破轉速極限,搭載超音速平臺,克服巨大離心力,保證系統旋轉穩定性,實現0.235s極限轉速;業內唯一實現16cm探測器覆蓋螺旋掃描,進一步發揮寬體探測器優勢,能夠實現更快、更準確的大范圍掃描。
????
25年前,以東軟醫療研制出第一臺國產全身CT為起點,國產CT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而從2020年自主研發的512層全景多模態CT——NeuViz Epoch登上世界超高端CT領域的“珠峰”,到此次短短三年再獲新突破,東軟醫療CT產品迭代進化進一步提速。
????
這同樣也意味著,在助力我國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速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東軟醫療已經實現從跟跑到超越的升級蛻變。從登上“珠峰”再到勇闖科研創新的“無人區”,東軟醫療通過在高端醫療裝備的精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上持續發力,也將演繹出一部新的超高端CT“進化論”。
從跟跑走向領跑,堅定自主可控的創新之路
????
可以說,從東軟醫療成立那一天起,自主創新這四個字就已成為企業DNA。
????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的CT設備完全被美、日、德幾個跨國公司所壟斷,價格昂貴,后續維護成本也極高。1989年,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一臺花60多萬美金購買的“洋”CT,突然在運行時出現了故障。來自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的鄭全錄、李甲遞教授,憑借他們在計算機、電子、機械等方面的綜合知識,修復了這臺“癱瘓”的CT,并大大提高了整機性能和可靠性。這也讓他們開始思考,可不可以造中國自己的CT?
????
東軟醫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沒有任何圖紙技術資料,人才和供應鏈資源都嚴重缺乏,但公司的研發人員一步步摸索著逐步掌握了CT設備的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這其中,AP(陣列處理機)是被國外嚴密封鎖和壟斷的關鍵技術,研發人員大膽創新,用PC機替換AP機,引領了全球CT技術的變革,成為各大國際品牌紛紛效仿的技術方向。
????
1997年,東軟醫療研制出的第一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單排CT機正式面世,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生產全身CT的國家。
????
憑借著這股闖勁,此后二十多年,在這條大型高端醫療設備“中國制造”的崛起之路上,東軟醫療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持續推出多款“第一臺”產品——包括中國第一臺雙層螺旋CT、第一臺16層、第一臺64層、第一臺128層CT,乃至第一臺256和512層超高端CT。?
這些不斷迭代進化的“第一臺”,在引領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逐步打破國際壟斷的同時,也讓中國CT一步步從跟跑、并跑走向領跑,站在了國際超高端CT領域的發展前沿。
????
據了解,此次東軟醫療最新推出的NeuViz Epoch+無極系列CT,除了再進一步打破轉速極限,以及實現更寬的探測器之外,還搭配了國內首款深度學習重建算法ClearInfinity,實現了低劑量掃描條件下,能夠重建出更加真實、自然且符合醫生感官的高質量圖像。同時,業內首創60kV成像,只需0.1mSv劑量,為嬰幼兒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
值得關注的是,在變得更為快速、安全與精準的同時,NeuViz Epoch+無極系列CT在智能化上也實現了全新突破。
NeuViz Epoch+搭配有全域人工智能平臺——NeuAI平臺,實現了全流程的人工智能應用,通過A-Eye智能擺位、Auto FOV、iCentering等中心技術、ClearInfinity深度學習重建算法、AI冠脈分析等智能軟件,打造了全域人工智能工作流,涵蓋擺位、掃描、重建以及診斷的各個階段,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卒中、胸痛、創傷等全科解決方案。
勇闖“無人區”,持續大規模研發投入
????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鄭海榮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如果將高端醫療技術和設備研發比作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話,在先進醫療器械領域賽道上,中國近年來發展迅速,總體上來說,現在已經到達“珠峰大本營”的位置,但國際創新競爭更加激烈,“從大本營再朝著峰頂往上走,哪怕誰多走出100米,都很不容易的,因為那都是無人區,氧氣稀缺、體力匱乏,這就是科技創新無人區”。
????
拿轉速來說,這一直是高端CT發展的一項硬核指標,越高轉速往往意味著更高精度的成像能力。但當轉速快到一定程度后,每提高0.01秒都是一次物理極限的挑戰。在此前的十多年時間里,CT轉速一直被卡在0.25秒的瓶頸上,直到東軟醫療創新性地依托超音速平臺設計與變速回旋驅動系統,成功突破了這個極限,將CT的轉速提升到了0.235秒的新紀錄。
國產超高端CT如何前瞻布局“無人區”?對此,東軟醫療科研專家透露,目前,東軟醫療超高端CT主要的科研方向包括:16cm寬體掃描下的One-beat心臟成像;心律異常患者及超高心率低劑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腦卒中一站式檢查超窗患者組織窗評估及側枝循環的定量評分相關研究;60kV超低劑量掃描對于成人胸部、嬰幼兒成像的臨床價值等。同時,東軟醫療高端CT在60kV低劑量、ClearInfinity深度學習重建算法、血管多聯掃描、元宇宙醫療等領域,也提供了眾多前瞻科研方向。
???
為實現自主可控、保持領先地位,東軟醫療也持續大規模投入科研創新。東軟醫療此前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08億元、24.59億元、28.03億元、15.02億元;而該公司同期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08億元、3.76億元、3.71億元、1.71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占據總營收的16%。同時,截至2022年6月30日,東軟醫療共有研發人員765人,占全體員工總數的25.55%。
???
另據了解,多年來,東軟醫療始終秉持“產學研醫”深度協同的創新理念,相繼與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國內頂級醫院、科研院所、檢驗機構等開展了廣泛合作。
???
未來,東軟醫療將如何繼續整合硬件、軟件、人工智能等高端創新資源,積極探索科研創新“無人區”,推動國產CT進一步迭代進化,為世界提供更強大的中國“影像力”,各方拭目以待。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