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地所發明的測定伊貝母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三種主要活性成分進行定量測定。
測定時按色素條件進行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分析,并將峰面積帶入標準曲線,分別計算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的含量。為實現伊貝母的藥材質量控制和新藥研發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實驗師趙莉等科研人員發明的“分析測定伊貝母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含量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伊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新疆貝母(Fritilaria walujewii Regel.)或伊犁貝母 (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的干燥鱗莖,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之功效,化學及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伊貝母的藥效成分主要為生物堿,其中西貝母堿昔、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為主要活性生物堿,對止咳化痰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中藥活性成分的檢測已成為中藥質量評價、活性成分開發、開展田間栽培管理的重要前提。長期以來,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探索貝母中活性成分檢測的新方法,創建伊貝母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昔的高效、靈敏、快捷的含量測定方法,是化學分析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新疆生地所發明的測定伊貝母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三種主要活性成分進行定量測定,測定時按色素條件進行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分析,并將峰面積帶入標準曲線,分別計算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和西貝母堿苷的含量。
經試驗,確認此方法簡便快捷、結果準確、重現性好,是伊貝母中化學成分含量測定的有效手段,為實現伊貝母的藥材質量控制和新藥研發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