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3月24日消息,經過386輪限時競價,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內蒙古)有限公司以301.5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納林河巴彥柴達木井田煤炭探礦權,目前已完成競拍環節,進入公示期。這是內蒙古首宗以化工原料用煤分類出讓的煤炭整裝井田礦業權,也是內蒙古目前市場化出讓的勘查面積最大、資源儲量最大、成交收益最高的煤炭礦業權。
納林河礦區巴彥柴達木井田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面積超過115平方公里,煤炭資源量21.31億噸,規劃生產能力1000萬噸/年。該井田將為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內蒙古)有限公司80萬噸/年煤制烯烴升級示范項目供應原煤。
據了解,作為石油巨頭中石化耕耘煤化工領域已有10余年。
2012-2013年
早在2012年,中石化就成立了專注“煤”業務的全資子公司長城能化,并計劃投資700億元在新疆準東建立世界規模最大、轉化效率最高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基地。
2014-2016年
在此期間,由于國際油價暴跌、環保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國內的煤化工項目推進緩慢,中石化部分煤化工項目也遇到阻礙。不過這并沒有讓中石化停止在煤化工領域前進的步伐。
2017年
中石化在煤化工領域迎來重大突破,全球最大煤制烯烴項目——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投資總額高達591億元,由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運營,中國石化是這家公司最大股東之一。
2019年至今
2019年7月,由長城能化與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均股合資設立的中安聯合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該項目總投資267億元,是安徽省最大煤化工項目。其中,煤礦項目投資65億元,煤化工項目投資概算202億元。
2019年8月,中國石化鄂爾多斯大路煤制烯烴項目開工動員會在鄂爾多斯舉行,總投資238億元,是國家“十三五”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投產。
據悉,中國石化目前已布局五大煤化工基地,除中安聯合煤化工項目、中天合創煤制烯烴項目之外,還包括寧夏寧東煤制化學品項目、貴州畢節煤制烯烴項目和新疆準東煤制天然氣等項目。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