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的提問。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關于加速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問題時,辛國斌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我們對這209個企業做過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發現改造以后,這些工廠的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20.7%,生產效率提升了34.8%,產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減少了21.2%。裝備制造等離散型工業的產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等流程型工業的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顯著增強。所以,智能化改造對企業來講非常有意義。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鮮明特色,正在驅動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各主要工業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我們將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我們將著重推動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開展多層次的應用推廣。要面向重點行業,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面向中小企業,大規模推行工藝優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方案。面向重點省市,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二是加快融合型技術創新突破。我們將加大復雜設計、先進工藝等制造技術攻關,把各方面力量組織動員起來,把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同時,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取得一批原創性、前瞻性成果。聚力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研發一批基礎工業軟件和核心工藝包。
三是強化基礎性支撐能力。我們將研究制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后續,我們還將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化基礎標準應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推進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水平提升。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