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介紹,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完善和人類深空探測的不斷推進,人類的太空生存技術已經成為國際航天競爭的重要內容之一。國際上已經實現了私人航天員、私人太空旅行等一般人群的空間生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年就開始著眼于航天臨床醫學研究。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產業集團等各類機構也在積極推進太空領域醫學健康問題的研究工作。
在我國,隨著載人航天工程、月球基地建設、火星探測等航天工程項目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空間探索工作不斷推進,多層次、長時間的載人太空駐留和載人深空飛行已經逐步成為現實。與之相伴的,更廣泛人群、更長時期的太空駐留將面臨著更加復雜和更加廣泛的醫學問題,其中有大量研究空白,有一系列開拓性的工作可以做。
于旭波介紹說,“今年春節檔一部非常火的電影《流浪地球2》喚起了很多科幻迷、航天迷‘仰望星空’的熱情。國資委攜手央企國家隊集體喊話《流浪地球2》:‘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曬出來很多航天相關的‘黑科技’場景和技術。我們通用技術集團也在其中。”
通用技術集團航天中心醫院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精準微創手術
作為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通用技術集團一直高度重視和支持航天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通用技術航天醫科旗下航天中心醫院成立了航天醫學中心、航天醫學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經過潛心鉆研奮斗,在航天特殊因素環境對人體的影響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探索航天在軌空間狀態下的疾病診斷治療體系和急救體系建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目前的航天醫學的學科建設和研究工作仍然存在學科建設不足、臨床研究不足、診療裝備不足、產業轉化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將成為制約長期空間在軌人員健康的核心,更是能否實現載人航天事業進一步發展、推進深空探測任務的關鍵。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
因此,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中,于旭波呼吁,廣泛凝聚各方面資源力量,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加強航天醫學領域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提升中國航天醫療硬核科技的信心和決心,讓中國科幻夢想照進現實。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