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出臺,《規劃》明確提出構建“四位一體”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實現全市食品藥品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檢驗檢測項目全覆蓋,基層街鎮監管所快速檢測裝備標準化配備率到達100% ,快速檢測項目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0% 。
上海市政府7月發布了《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力爭在未來五年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每一道防線,建立與特大型城市相符合的食品藥品安全現代制度體系。《規劃》明確提出構建“四位一體”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實現全市食品藥品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檢驗檢測項目全覆蓋,基層街鎮監管所快速檢測裝備標準化配備率到達100% ,快速檢測項目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0% 。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上海全市要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負責、規范建設的原則,以市級檢驗檢測機構為龍頭,區域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基層監管所快速檢測為基礎,第三方機構和企業檢驗檢測為補充,構建科學、公正、權威、高效的“四位一體”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實現全市食品藥品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檢驗檢測項目全覆蓋。基層街鎮監管所快速檢測裝備標準化配備率到達100% ,快速檢測項目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0% 。
市級檢驗檢測機構重點構建國家級檢驗檢測研究中心和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研發、技術仲裁、風險評價和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的綜合性、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區域檢驗檢測機構重點滿足食品藥品監管的技術保障要求,為區縣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提供可靠和必要的技術支撐。在基層監管所建立規范、達標的快速檢驗室,具備食品藥品中主要微生物、重金屬、農藥殘留、理化指標等定性快速檢測能力,基本覆蓋日常監管需求。充分發揮社會第三方機構和企業自檢實驗室的作用,基本滿足食品藥品產業發展和企業產品質量檢驗需要。
完善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完善市、區縣兩級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不良反應/ 事件和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的機構、機制建設,建立覆蓋不良反應/ 事件監測、質量抽驗、投訴舉報、監督執法及輿情監測等全方位的風險監測與評估體系。
“十三五”期末,實現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達到1000份/百萬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數達200份/百萬人,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數達100份/百萬人。建立部門間風險監測數據實時共享機制,完善食品藥品風險監測的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監測數據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風險監測哨點醫院建設,提高重點品種監測和風險預警能力;積極培育和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第三方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參與食品藥品風險技術評估; 加強風險交流,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監測預警信息。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