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共同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蒸汽機時代,以機器代替手工;第二次是電氣時代,以科技推動生產;第三次是信息化時代,網絡和信息改變生產模式。
而今,我們迎來了第四次革命,即工業4.0——智能化時代。
工業4.0并不意味著黑燈工廠,在制造領域,工業4.0促進了人與機器的協作,德國工業4.0的前提是:標準化、結構化。是指要設計制造統一的數據源,并對編碼標準化與結構化,實現工業互聯網的結構統一。德國工業4.0的四大核心要素為:個性化定制/可重構制造系統、信息物理系統、人機共融智造系統。智能制造正在給傳統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提升。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可用于制造商的新工具和解決方案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為其提供了廣泛的競爭優勢。
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在工業4.0領域三個方面的技術應用——人工智能、XR和自動化,所有這些都有助于應對未來的挑戰。
工業4.0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在使企業充分利用實踐經驗,甚至取代傳統勞動力,成為生產要素本身。其為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提供了全新的增長路徑,重塑了世界經濟,為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據估計,人工智能(AI)在所有制造業中的應用將以每年57.2%的速度增長,到2026年將創造超過140.2億歐元的市場價值。因此,制造商對IT的投資至關重要,其能夠支持AI等專業工業應用的設備,并有助于在時機成熟時將技術無縫集成到流程中。
XR的使用不斷增加
擴展現實,或被稱為XR或交叉現實,是一個總稱術語,指的是創建計算機生成的環境和對象的技術。這些不同的技術,首先是通過其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建立的關系來區分和定義的。在增強現實(AR)中,用戶觀察與現實世界相補充的虛擬對象,而虛擬現實(VR)則讓用戶沉浸在一個純粹的虛擬環境中。
全球XR(AR、VR、MR)工業領域應用市場規模將保持83.5%的高速復合年均增長率,截止2023年XR工業領域市場規模將達到33.6億美元。
XR之所以在工業領域如此受關注,主要是作為工業4.0的技術支柱之一,它可以在工業生產的需求分析、總體設計、工藝優化、生產制造、測試實驗、使用維護等環節被應用,實現工業產品設計-制造-測試維護的智能化和一體化。
制造業自動化
就工業4.0的當前側重點而言,消費者需求僅僅是冰山一角。在波及全球的經濟、地緣政治、環境、人口問題和危機影響下,工業勞動力供給和供應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隨著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并由機器人承擔重復性危險工作,制造商可以提升勞動力價值,確保生產連續性。這不僅可以解放員工,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腦力,還可以將以前外包的自動化和重復性工作拿回自行完成。物聯網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副教授Kaibo Liu表示:“人們現在開始討論和關注的功能越來越多,例如物聯網、機器人和增強現實等在制造環境中的使用。您會注意到,我們開始從制造過程中收集分辨率越來越高的數據,從而在更多方面能夠做出實時決策。”
總結
數字化轉型是未來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源泉。特別在低碳經濟的市場推動下,“數字化”是發展的核心資產、新資源、新財富。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搶占新競爭制高點,為生產和管理實現有效助力。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