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報告》顯示,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全國碳市場運行框架基本建立,價格發現機制作用初步顯現,企業減排意識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實現了預期目標。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是全球覆蓋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間開展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847家重點排放單位存在配額缺口,缺口總量為1.88億噸,累計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約3273萬噸用于配額清繳抵消。(來源:中國發展網)
清研點評:
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分配方案在確保電力供應的前提下,通過市場機制手段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將碳減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初步實現了對燃氣、超超臨界、熱電聯產等高效率低排放機組的正向激勵。通過抵銷機制,為風電、光伏、林業碳匯等189個自愿減排項目的項目業主或相關市場主體帶來收益約9.8億元,為推動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
形勢政策
北京:優化能源結構,發揮“雙碳”戰略對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推動作用
北京發布《關于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全面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強化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簽訂京蒙“綠電進京”框架合作協議,投產錫林郭勒盟北方上都、呼和浩特托克托新能源項目等一批域外新能源基地。制定新一輪熱泵支持政策,開工建設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綜合能源站工程等項目,落實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新建公共機構建筑、園區、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力爭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提高到13%左右。制定虛擬電廠建設指導意見,建立調節性(可中斷)電力負荷資源庫,提高智慧調度水平。(來源:北京日報)
山東:聚力綠色轉型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1月21日,山東省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涉及儲能方面提出,今后五年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轉型發展九大工程,建好海上風電等五大清潔能源基地,規劃建設一批新型儲能項目。擴大“綠電入魯”規模,接納省外來電1250億千瓦時左右。(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河南省2023-2024年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實施方案》
實施電機、風機、泵、壓縮機、變壓器、換熱器等重點用能產品設備更新升級改造,改造后須達到強制性能效標準2級及以上。采用高壓變頻調速、永磁調速、內反饋調速、柔性傳動等技術實施電機系統調節方式節能改造。清潔能源替代降碳,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推動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多能互補高效利用,提高終端用能的新能源電力比重。(來源:河南省發展改革委)
行業要訊
內蒙古大學科研人員在二氧化碳還原領域取得新突破
內蒙古科技廳表示,內蒙古大學科研團隊在探索新型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能源類期刊《先進能源材料》。此次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方法,首次提出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可以作為貴金屬單層的襯底。研究團隊還通過理論模擬預測了一系列具有較高甲酸、甲醇和乙烯等碳氫化合物產物選擇性的新型電催化劑,為提升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性能提供了新思路。(來源:科技日報)
大連化物所在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電解制備燃料和化學品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院士、研究員團隊,揭示了堿性膜電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反應覆蓋度驅動的選擇性變化機制,并組裝出千瓦級電堆,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電解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參考。該項研究不僅為單一多碳產物的定向生成提供了重要參考,而且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電解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提供了技術基礎。(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電企動態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全力推動首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打好“開源、引電、強網、降碳、控荷”組合拳
2023年初,國家電網在北京通州區前疃村建成北京首個社區級“N+1”型交直流混聯微電網系統,前疃村成為北京首個數字化微網“零碳”村莊。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以前疃村為試點,創新研發先進的低壓柔性交直流混聯微電網系統,全面打通能源互聯的微循環,預計可以100%消納“十四五”期間全村新增光伏電量并網,每年光伏并網約144萬度電,相當于200戶村民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以減少碳排放量約1130噸,有力帶動旅游、民宿等相關產業發展,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將顯著提升,探索出一條電力企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創新之路。(來源:人民日報)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踐行“雙碳”目標,擴大綠電交易
2022年,寧夏電力加快推進儲能市場運營模式研究,編制《國網寧夏電力公司關于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并且不斷擴大綠電交易規模,助力能源轉型提檔加速。截至目前,寧夏電力共受理42項647萬千瓦項目接入系統評審,已并網投產5項60萬千瓦共享儲能項目,成交區內綠電交易電量32.41億千瓦時,交易規模位居國網第一。(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國際要聞
歐盟批準11億歐元的丹麥碳捕獲和儲存計劃
1月12日,歐盟委員會已經批準了一項11億歐元的計劃,以支持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在丹麥的推廣。根據20年的合同,受益人將從2026年起每年至少捕獲和儲存40萬噸的二氧化碳。該援助將涵蓋在合同有效期內捕獲和儲存一噸二氧化碳的估計總成本與受益人預期回報之間的差異。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說法,丹麥承諾確保該援助能夠實現整體的二氧化碳減排,而不僅僅是將排放從一個部門轉移到另一個部門。該措施預計將增加投資者對CCS技術的信心,降低未來CCS技術應用的成本,并促進丹麥CCS商業市場的發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