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以來,受消費電子下行等外部因素影響,2022年VR/AR出貨量下行,虛擬現實行業面臨陣痛調整。
但近日,蘋果的入局再次點燃了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情緒。1月初,相關媒體公布了蘋果首款 AR / VR 頭顯的最新動態,據介紹,其在界面上類似于 iOS,具備 iPhone 和 iPad 上的諸多功能。此外,這款頭顯還可以連接 Mac 設備,作為外接顯示器使用。
市場研究機構IDC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AR和VR頭顯全球出貨量為970萬臺,2023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31.5%。預計AR和VR頭顯在未來數年將持續增長30%以上,到2026年的出貨量將達到3510萬臺。
此外,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門前不久聯合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
“政策支持、硬件設備、超高清視頻內容等VR產業鏈上下游產業在近年來都迎來了高速發展,VR已經來到了爆發前夕。”4K花園執行總裁李泓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技術已經不再是制約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隨著設備的大規模普及,整個行業會在今年和明年得到快速爆發。
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
硬件終端的普及之外,政策也在發力刺激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
2022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電視臺、有條件的縣級電視臺需全面完成標清到高清轉化,逐步關停所有標清頻道,推動超高清電視頻道和節目供給形成規模。
但目前來看,超高清節目內容的數量仍然較為稀缺。
在4K花園副總裁兼4K前端技術總工程師看來,目前對于用戶來說,VR端內容制作的速率仍然較慢,特別是高質量的8K VR內容更為稀缺。因此,他認為,未來如何在更先進的系統加持之下,研發出更多優質的內容,是目前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于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和8K VR內容制作處理所面臨的困難類似,8K超高清視頻的制作同樣伴隨著很多的挑戰。“首先,隨著分辨率和影像質量的提升,我們在制作過程中的數據量會有巨大的提升,而這就會要求整個生產流程的數據量、算力進行大的升級,同時制作設備也要進行升級,以及流程優化,成本控制等。”
除此之外,對于影像創作來說,8K超高清視頻相比于4K和高清,需要提供給觀眾更具沖擊力的影像,帶給觀眾強烈的沉浸感體驗,這也對整體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4K花園推出的滿天星(METASTAR)系統為VR內容的補充供給提供了新的解法。該系統擁有更強的實用性,可涵蓋廣電及專業制作領域多種高端制作場景。
“在VR的發展進程中,沒有優質的現場直播內容去快速填補空缺肯定是萬萬不能的。”于路表示,借助滿天星系統,無論是演藝還是體育賽事,都可以用VR方式來快速的實現。因此,對觀眾來說,這相當于在VR眼鏡里面建立起一個甚至多個高質量的VR頻道,觀眾可以在其中獲得大量、優質的極度沉浸式的體驗。
“滿天星系統就是為了解決內容的缺失而研發出的一套實用的直播工具,即用最高的技術手段實現超高清VR視頻內容的快速獲取和呈現。”于路說道。
而其應用場景除了視頻內容制作之外,也在逐步推廣至醫療、教育等等產業實現跨行業數字化轉型。
行業挑戰
事實上,目前8K超高清視頻在發展中仍面臨諸多痛點。
于路告訴記者,在超高清視頻終端需求方面,4K和8K大尺寸電視入戶是一大難題。他表示,對于中國的家庭用戶來說,放置一個將近100寸的8K電視難度仍然較大。受空間、價格與觀影習慣的影響,消費者購買8K電視的動機仍不充足。
而從內容供給端來看,電視臺制作8K內容的效率仍然會低于制作4K和其他高清視頻,于路介紹稱,目前電視臺的思路為精品化內容制作成8K形式,同時伴隨4K高清版本同步播出,但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合制作成8K形式,因此,如果讓電視臺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去支撐一個8K頻道或者多個8K頻道,仍然存在挑戰。
技術條件之外,如何尋找到適合8K超高清視頻技術制作的內容也是行業所思索的問題,而在李泓冰看來,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為美食紀錄片在國內受眾群體中的普及鋪平了道路,而各大電視臺每年也在推出大量美食紀錄片,因此其市場需求已經成為一個被驗證的商業模式。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4K花園與西影傳媒聯合出品和制作的8K人文美食紀錄片《千年陜菜》第二季在央視播出,李泓冰介紹稱,本季采用8K全流程制作,并且加入了超高速攝影、海外拍攝等元素,在超高清技術的加持下,畫面的清晰度、色彩豐富度等細節上都有了更具美食表現力的質感呈現。
除此之外,對于運營商來說,超高清視頻所要求的帶寬也需要支持更多的超高清內容的平臺性分發,其核心問題在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成本與營收的平衡。 “這就像一個水管系統,它基礎的管道需要進行升級,而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目前來看可能還沒有辦法幫助運營商實現快速的商業化回報。這有點類似在早期做5G,前期5G基站建設和網絡擴容的成本投入巨大,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期運營才能回本。”于路說道。
除此之外,于路續稱,由于目前VR頭顯設備還沒有大范圍普及,用戶數量依然有限,也許目前運營商的CDN成本投入可以支撐起一定范圍和數量的較高碼率8K內容傳播。但如果VR的用戶數量以爆發式的速度增長的時候,運營商自然要考慮高碼率傳輸下整體的網絡和CDN成本提升,換言之,則是成本增加與回報到底能不能形成合理的平衡,這對整個行業來說仍然是一個挑戰。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