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作為典型的流程型行業,數字化改造對其提質、增效、升級作用顯著。本文通過梳理石化行業數字化體系架構,結合我國石化行業典型應用案例,分析石化行業目前數字化應用現狀。同時,結合我國石化行業應用現狀及數字化需求,對石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
一、石化行業特征及數字化需求
(一)石化行業特征
1、典型的流程型行業,環節復雜、安全防護要求高、生產裝置精密性強及管理難度大。2、在一系列油品加工移動過程中,涉及大量過程數據的實時采集與分析、生產現場設備與物料的監控、生產調度優化及能源合理供應等問題。3、數字化復制推廣性強,效益明顯。
(二)石化行業數字化需求
經營管理精細化、生產執行精益化、操作控制集中化、設備管理數字化、巡檢安防及時化、供應鏈協同化等方面。
二、石化行業數字化架構體系
石化行業數字化架構體系以信息基礎設施與運維平臺為基礎,形成了三層一體的架構體系:以ERP為核心的經營管理層,以MES、APC、LIMS、PIMS為重點的生產執行層,以DCS、SCADA、PLC、實時數據庫為支撐的操作控制層,涵蓋研發設計、工藝設計、生產執行、計劃排產、運行優化、執行監控、數據采集、操作控制、生產調度、設備管理、安全防護等多個環節。
通過裝置、生產線及車間之間的橫向集成,以及管理、生產、控制等業務流程間的縱向集成,實現經營管理的規范化、生產運行的精細化、操作控制的集中化。
三、我國石化行業數字化應用現狀
目前國內石化行業數字化應用已廣泛開展,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國有企業。國有大型石化企業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期開展數字化示范項目,統籌推進數字化建設。結合前期中石化相關企業調研,通過對生產執行層和操作控制層典型應用案例的研究,對我國石化行業數字化應用現狀進行分析。
(一)生產執行層
通過對生產加工全流程的優化以及生產過程的先進控制,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
1、原油在線調和集成平臺,實現原油加工全流程的優化
九江石化原油調和集成平臺涵蓋原油調和優化、原油調和控制、原油快速評價等模塊,通過原油調和系統與罐區監控系統、LIMS、MES以及控制系統的信息集成,對原油進廠流程、調度作業流程進行優化與管控,實現原油調和優化、原油調度智能排產、原油調和組分比例精確控制,從而挖掘生產效益最佳的調和方案。
2、APC先進控制,提高裝置運行平穩性,實現增產增效
中石化目前已投用多個APC系統,其中茂名石化乙烯裂解爐在線模擬與優化系統,通過精確地預測不同原料下產品的分布情況,根據市場對乙烯裂解產品的需求及價格,優化裂解爐原料結構、工藝操作條件等環節,實現產量最大化、效益最優化。
(二)操作控制層
通過對生產操作的動態跟蹤、實時監控,生產指揮的集群管理,生產過程三維數字化、管線的自動化管理,實現操作控制的動態化、集中化、可視化、智能化。
1、實時數據庫通過對運行參數的監測,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
茂名石化實時數據庫系統通過與生產裝置、罐區、裝卸臺(煉油生產裝置、化工生產裝置、罐區、熱電、水務、港口、鐵路等)以及與過程系統、傳感器、儀器儀表(DCS、SCADA、PLC等)的集成,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實時報警、運行參數分析等功能,為生產管理及調度指揮提供動態、有效的數據支撐。
2、多媒體集中管控平臺,實現生產調度全流程的閉環管理
九江石化基于MES系統的調度指揮平臺,通過總生產調度中心、車間中控層、外部裝置區的縱向互聯,實現生產調度指令編制、下發、執行、反饋和跟蹤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實現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的轉變。通過現場數據實時回傳,實現全產業鏈的動態跟蹤、實時監控和綜合指揮,大幅提升生產運營管控水平與協同效率,打造集群調度、統一指揮的一體化運營模式。
3、三維數字化平臺,實現工廠環境的可視化
蘭州石化三維化、網絡化、可視化的煉油裝置模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RFID、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地下管線、地上實物和空間橋架的三維可視化。同時,地理信息三維一體化系統具有查詢統計、最優路線選擇等管理功能,從而實現對實時工廠的立體式監控和協同管理。
4、智能管線系統,實現地下管線數字化、自動化運營
九江石化智能管線系統采用GPS、GIS、移動通信等技術,通過對管道及周邊環境信息的收集及數字化改造,建立數據完整、真實可視、安全運行的管線管理系統,實現對長輸管線的全天候監控,提高長輸管線的智能化及安全管理水平。
四、石化行業數字化未來發展趨勢預判
(一)網絡高速化
全面感知能力是智能工廠建設的核心能力,需要全覆蓋的無線網絡和先進的傳感技術支撐。因此無處不在的高速網絡接入,是實現智能化的基礎保障。網絡包含兩方面:一是全面覆蓋的、高帶寬的工業4G網,實現遠程數據采集、無線視頻監控、人員定位、智能巡檢、無線抄表及生產現場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等應用;二是工業無線測控網絡,配合相應WIA-PA無線適配器,實現對相對分散的計量、監測數據的低成本采集和傳輸。
(二)三維可視化
利用三維虛擬技術,實現工廠環境的可視化以及立體監控、侵入式交互、協同式管理,使設計到制造之間的不確定性降低,使生產過程在三維虛擬工廠中得以檢驗,提前發現設計和生產工藝中存在的不足,縮短從設計到生產的轉化時間。同時,滿足面向資產、綜合管理的三維應用需求,為數字工廠完整解決方案提供基礎支撐:一是設備管理的三維應用,集成現有工藝、設備狀態、視頻及各建設階段數據,實現設備部件級、毫米級的工廠模型管理;二是地下管線三維GIS可視化應用,管道及周邊環境信息的收集及數字化改造,實現對長輸管線的全天候監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三)業務集成化
基于企業服務總線ESB的應用集成平臺,通過多業務的有效集成與優化整合,實現業務一體化和協同化。一方面,ESB通過標準的適配器和接口來完成服務之間的相互操作,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另一方面,ESB與實時數據總線OPC、數據集成總線配合,支撐企業應用集成和業務集成,擴展企業運營數據倉庫的數據集成范圍及共享范圍,實現生產、經營數據的融合,實現數據標準化管理。
(四)應用智能化
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電子標簽(RFID)、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搭建四層一體的智能化應用體系——全面感知及智能數據采集的傳感終端層、可靠安全傳輸的網絡層、信息共享的智能平臺層、分析決策的智能應用層,實現裝置數字化、網絡高速化、數據標準化、應用集成化、感知實時化,為智能工廠奠定基礎。目前中石化全自動立體倉庫、智能巡檢、智能管線等智能化應用已逐步開展。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