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遇見豐臺·眾匯京彩”豐臺智能建造產業創新發布活動舉辦。據悉,這也是北京市首次以智能建造為主題的產業發布會。發布會上,《豐臺區關于支持智能建造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快關鍵技術創新轉化、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培育良好產業生態、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加強政策支持引導五大方面,共16項重點工作任務,并提出加強組織實施,建立項目落地考核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各項保障措施。
通過各項任務實施,《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末,培育5-10家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的核心企業,累計打造30個以上全方位采用智能建造技術的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舉措;再培育3-5個建筑產業互聯網范例平臺,逐步實現建筑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到2035年末,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領域具有全球一流水平的核心企業,形成萬億級的產業集群。
在《實施意見》中,有不少“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例如,明確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以“豐九條”為引領,吸引優質智能建造企業入區發展,助力駐區智能建造企業做優做強,完善標準明確、達標即享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通過貸款貼息、達標獎勵、保費補貼、融資租賃等方式,支持建筑企業開展智能化綠色化技改升級、智能化綠色化診斷評估和數字化賦能,提高產業基礎水平,建設智能建造創新平臺。
智能建造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只需使用手機管理平臺APP軟件,掃描構件上張貼的二維碼,每根構件的“身份信息”就一目了然……這是亞洲最大鐵路樞紐豐臺站建設時的智能化場景,1萬余根主要構件、7萬多條焊縫都有唯一的“身份證”。
所謂智能建造,就是“智能+建造”,利用新興科技信息手段為建筑業企業賦能,促進建筑數據充分流動,建設過程能效提升,建造方式綠色升級。智能建造雖然是一個全新的產業,但卻已悄然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豐臺區,從豐臺火車站到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旭輝豐臺區七里莊綜合商業樓,從盧溝橋南里安置房到各種應急方艙、應急酒店,都有智能建造的應用。
構建起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
作為北京的建筑大區,建筑業是豐臺區的第四大行業。2021年,豐臺區建筑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10.2%,占北京市建筑業增加值的12.7%。預計2025年以前豐臺區將新建成1300萬平方米建筑規模,其中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55%,總投資額超700億元,為智能建造提供了廣闊空間。
企業作為產業構成的基本單元,是構建智能建造供應鏈的核心,豐臺區擁有眾多優質智能建造鏈企業,比如擁有智能制造云工廠的特大型建筑施工企業——中鐵建工集團;實現每個房間機電、家具、裝飾、幕墻全部在工廠完成預制生產的中建科技華北公司;建筑領域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裝配式建材代表企業北京榆構有限公司;智能家居代表企業居然之家……豐臺區已匯聚大批優質企業,逐步構建起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
年內試點智能建造項目10個以上
《豐臺區關于支持智能建造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2023年年內將培育1家至2家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的核心企業,試點智能建造項目10個以上,培育1至2個建筑產業互聯網范例平臺,建筑產業互聯網建設初見成效。到2025年末,培育5家至10家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的核心企業,累計打造30個以上全方位采用智能建造技術的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舉措,到2035年末形成萬億級智能建造產業集群。
為實現這一目標,豐臺區將實施加快關鍵技術創新轉化、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培育良好產業生態、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加強政策支持引導5方面重點任務,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圈,推動全產業鏈延鏈、強鏈、補鏈,參與制定一批行業標準,打造一批示范應用場景,創建一批智慧工地,建立項目落地考核激勵機制等。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