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能建”)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項目正式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簽約落戶。
據悉,該項目規模為300MW/1200MWh,必要條件下,省市相關部門可為其配套2000MW風力和光伏發電站,按“風光儲一體化”模式開發建設,計劃總投資金額約120億元人民幣。
該項目是長沙市2023年引進的第一個投資額超百億的項目,也是湖南省首個且規模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對湖南省新能源發展建設意義非凡。
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化進展迅速
壓縮空氣儲能是一種大型長時儲能技術,工作原理為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利用電力壓縮空氣密封儲藏于儲氣設施中,在電網負荷高峰時,釋放壓縮空氣,利用膨脹機做功發電。
壓縮空氣儲能優點眾多,包括容量大、成本低、壽命長、安全性高、儲能時間長、充放電循環高等,不過,它也有明顯的缺點,系統復雜、布置受地域影響等。
2022年以來,我國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化進展迅速,已進入百兆級規模。
2022年1月,遼寧省朝陽縣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簽約,該項目包括300MW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由中能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2022年7月,中能建開發的世界首套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在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上亮相,擬在甘肅省金昌市建設一套300MW/1200MWh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并同步配套建設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壓縮空氣儲能規劃裝機量超10GW,相關機構預測,截至2025年,壓縮空氣儲能的關鍵設備,壓縮機市場將達到360億元,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湖南已落地多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近年,各類儲能新技術迭出,共同促進大儲行業持續發展。
2022年,鋰離子電池儲能滲透率依舊最高,相關儲能電站火災頻發,政策不斷突出安全的重要性,液冷、全氟己酮等方案備受青睞。
鈉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等技術產業化不斷加速;二氧化碳儲能、飛輪儲能、重力儲能、熔鹽儲熱等技術捷報頻頻。
壓縮空氣儲能作為大型長時儲能領域的重要技術,2022年在湖南發展形勢大好,已經簽約了多個項目。
2022年11月15日,中能建湖南湘鄉市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和泉塘鎮泉塘村共享能源項目簽約。
據悉,湘鄉市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擬規劃建設1座總容量3x300MWx6h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總投資約72億元,發電系統初步推薦采用30萬千瓦級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泉塘鎮泉塘村共享能源項目,裝機規模為100MW/200MWh,總投資約4億元。
2022年11月24日,雪天鹽業公告表示,雪天鹽業擬與中國電力和清華大學,合資成立中雁清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打造湖南省第一個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范項目。
2023年1月5日,中能建與湖南郴州永興縣人民政府簽訂300MW/1800MWh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進行合作開發框架協議。
中能建的儲能發展
中能建是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成立,2015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3996.HK),2021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1868.SH),從此形成了“A+H”的雙上市布局。
作為一家綜合性特大型集團公司,中能建主營業務包括傳統能源、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產(新型城鎮化)、建材(水泥、沙石骨料等)、民爆、裝備制造、資本(金融)等。
回顧2022,中能建全年累計新簽合同額10490.9億元,項目建設方面,全年新簽6718個項目,累計新簽合同額9910.1億元。
其中,傳統能源業務項目數量最多,為4595個,合同額共2492.5億元;涵蓋儲能在內的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業務,新簽項目1283個,合同額共3550.1億元。
聚焦儲能,中能建的全資控股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和中能建(北京)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能建的主要儲能采購主體。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開始,中能建形成了總規模超2052MW/4943MWh的儲能布局。2022年截至11月,中能建及其子公司完成了1870MW/3430MWh的儲能系統集采工作。
儲能地域布局方面,中能建在廣西、新疆、湖南、湖北、甘肅等省市均有儲能布局,廣西自治區的儲能布局規模占比最大,超50%,新疆其次,為24%。
儲能項目方面,2022年12月,中能建中標了青海省海南州汪什科儲能電站可研設計一體化項目。
據悉,該項目擬建設戶外預制艙式磷酸鐵鋰儲能系統,規模為255MW/1020MWh。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