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丨「司研室」是汽車咖啡館推出的一檔聚焦汽車行業前沿公司的研究欄目,圍繞汽車電動、智能、網聯、共享等賽道的焦點公司,從財務、經營、戰略、產品、市場、管理等角度,用可視化方式解剖公司動態,為讀者提供有價值、可供參考的研究報告。
“2008年,第一個實現車道偏離預警(LDW)和交通標志識別(TSR);2009年,第一個實現行人自動緊急制動(AEB);2010年,第一個實現前方碰撞預警(FCW);2013年,第一個實現自動巡航(ACC)......”
自動駕駛先行者Mobileye,曾占據ADAS七成市場,早年間鮮有對手。這樣的好成績,來自于一套“算法+芯片”深度耦合的商業方案,業內俗稱“黑盒模式”。
“黑盒模式”將完整的芯片架構、操作系統、智能駕駛軟硬件打包交付,以效率和成本優勢,在L1~L2級智能汽車階段,幫助車企實現L0級碰撞預警、L1級AEB緊急制動、L2級集成式巡航等功能,囊獲一眾合作伙伴。
但就在近幾年,車企紛紛“去Mobileye化”,特斯拉轉向自研,寶馬牽手高通,“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企業投向英偉達,Mobileye逐漸掉隊。究其原因,依舊是這套“黑盒模式”方案。
高階的自動駕駛需要更大算力,車企開始重視自動駕駛的底層算法框架,需要使用車輛數據增強算法能力,做差異化算法定義。“黑盒模式”的封閉性,讓車企無法共享算法和數據,只好放棄與Mobileye合作,走向英偉達、高通、地平線等市場新競爭者。
開放,才能促成長久合作。Mobileye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
2022年7月5日,Mobileye正式發布首個面向EyeQ系統集成芯片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EyeQ Kit,EyeQ Kit將充分利用EyeQ6 High和EyeQ Ultra處理器高能效架構,讓車企能在EyeQ平臺上部署差異化的代碼和人機接口工具。Mobileye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表示:“我們的客戶需要靈活性和自建能力,他們需要通過軟件來區分和定義他們的品牌。”
從封閉走向開放的自救道路,“老大哥”Mobileye能否再塑競爭格局?
從高階自動駕駛市場來看,英偉達和高通紛紛拿出“2,000TOPS”的面向下一代整車電子架構的跨域超大算力計算方案,2025年是發布節點。相比之下,同樣計劃在2025年問世的Mobileye EyeQ Ultra芯片,算力為176TOPS,仍停留在低階自動駕駛算力水平。
然而,Mobileye主力的L2~L2+級低階自動駕駛市場,也被地平線“劫路”。地平線早以開放的合作模式吸引了眾多主機廠的青睞,其征程5芯片(Mobileye主力芯片EyeQ5同期產品),算力達到128TOPS,旗下產品還能根據客戶需求做深度定制。
顯然,在新一輪的自動駕駛產品競爭中,Mobileye只是及格。 不過,“先發優勢”還是能暫時穩一穩其市場地位。2021年,Mobileye的EyeQ芯片出貨量達1億件;2022年2季度,Mobileye實現了創紀錄營收。
困境中的Mobileye,身后還有一位拯救者——其母公司英特爾。在產品難以驅動的當下,瞄準MaaS市場,用多元化戰略重塑驅動力,或許是英特爾和Mobileye為下一局競賽做的布局。
2020年5月4日,英特爾收購以色列出行服務公司Moovit,為Mobileye“從輔助駕駛技術到自動駕駛車輛”產業布局做鋪墊。2021年,大眾和Mobileye宣布聯合在以色列推出名為“New Mobility in Israel”的無人駕駛打車服務,Mobileye將提供L4級自動駕駛軟硬件,大眾提供純電動車輛。2022年,Mobileye與極氪共同宣布,將攜手打造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新款消費級純電動汽車。
“Robotaxi的發展將推動自動駕駛的未來,其次是消費級AV的增長。Mobileye在這兩個領域都處于獨特的地位,能夠成為領導者。”Mobileye創始人Amnon Shashua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
同時,英特爾計劃推進Mobileye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股票代碼為“MBLY”。上市后,Mobileye高管團隊將繼續留任,Shashua將繼續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Moovit以及從事激光雷達和4D雷達開發的英特爾技術團隊、其他Mobileye項目將成為其上市主體的一部分。
拆分Mobileye,能讓英特爾內部更好地整合Mobileye的發展資源,還能提高Mobileye的經營靈活性。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曾表示:“隨著全球汽車制造商花費數十億美元加速向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轉型,此次IPO將讓Mobileye更容易成長壯大。”
上個月,Mobileye宣布已經提交了在美國IPO上市的申請文件。由于美股整體形勢不佳,本周二Mobileye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以每股18至20美元的價格出售4,100萬股股票,籌資8.2億美元,發行的目標估值約為160億美元。而此前該預期估值為500億美元。
更多信息,參考「司研室」第3期“自動駕駛賽道”之Mobileye公司研究報告。
報告預覽 | 財務分析
年度來看,Mobileye營收及利潤持續增長,2021年營收達13.86億美元,凈利潤達4.74億美元。單季度方面,2022年2季度業績創紀錄,營收達4.6億美元,同比增長41%;凈利潤為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好成績得益于ADAS采用率和市場份額增加。同時,Mobileye的增長,也成為英特爾虧損業績的亮點。
報告預覽 | 業務分析
業務模式上,Mobileye處于自動駕駛產業鏈上游決策層,角色從供應商轉變為服務商。產業布局來看,Mobileye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未來瞄準Maas市場及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英特爾和戰略分析公司預測,到2050年,無縫出行服務(MaaS)市場價值將達到3.7萬億美元。以色列政府已經承諾在法律、監管和基礎設施上支持基于電信航空的“New Mobility in Israel”和將在該國開展的任何其他MaaS項目。
報告預覽 | 產品與市場分析
產品方面,Mobileye在產品迭代速度及算力上與競品有差距,更強調功耗效率,其今年發布的EyeQ Ultra芯片達到功耗效率最大化,是業界最精簡的自動駕駛汽車(AV)芯片。在“黑盒模式”不適應市場發展的當下,Mobileye發布首個面向EyeQ系統集成芯片的軟件開發工具包EyeQ Kit,支持車企做差異化部署。
完整版報告,關注“汽車營造社”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Mobileye”獲取
(審核編輯: Mode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