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化學藥品目錄集”數據查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有614個藥品批準文號/注冊證號,其中注射劑劑型占了近一半,累計363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另外,片劑有176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膠囊劑有52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等。
注射劑品種是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大頭,業內表示,這是因為相較于片劑而言,注射劑的一致性評價工作周期更短,技術難度更低,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大部分藥企都有能力通過一致性評價。而在集采常態化背景下,品種一旦有達到三家企業過評,就有望被納入全國集采范圍,多數注射劑品種將面臨降價趨勢,市場洗牌或加劇。
早在2020年5月14日,國家藥監局就發布《關于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要求已上市的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以及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此公告發布后,我國便開啟了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不斷提升化學注射劑的質量,同時過評品種也有望為后期進入集采作準備。
一般而言,注射劑產品包括化學藥品、生物制品、中成藥三大類,其中又以化藥注射劑占比較多。從今年前11個月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注射劑品種來看,不乏甲鈷胺注射液、注射用蘭索拉唑、注射用頭孢米諾鈉、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注射劑品種,且多為化藥注射劑。
多數注射劑品種過評企業數量已超3家,比如,甲鈷胺注射液(規格:1ml:0.5mg)今年前11個月已有5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涉及廠家包括亞寶藥業、三聯藥業、石家莊四藥等;注射用頭孢米諾鈉多個規格均有企業過評,其中1.0g規格今年過評數量有4個,涉及潤澤制藥、荊江源制藥等;注射用頭孢呋辛鈉1.5g、0.75g、1.0g、0.25g四個規格過評數量均在3家以上,涉及廠家包括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制藥、齊魯安替制藥、南昌立健藥業有限公司等。
今年不少藥企積極推動一致性評價工作,其中過評“大戶”齊魯制藥有13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包括卡鉑注射液、多西他賽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12個注射劑品規。正大天晴也積極進行一致性評價工作,今年1-11月共有10個準文號/注冊證號,涉及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比阿培南等5個注射劑品規。
數據顯示,隨著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不斷升級,居民對醫藥需求持續提升,化藥注射劑市場不斷擴大,已由2013 年的4085億增長至2018年的6152億元。同時,2020年注射劑市場雖然受疫情影響銷售規模有所下滑,但在2021年又出現回溫,當年的銷售規模已超過6000億元,同比增長10%。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