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植根于農業、壯大于工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的有力支點。近日,經相關專家研究,遴選出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等30家在開展農產品深加工方面具有典型做法和經驗的企業。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產業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這30家企業用各自在農產品深加工領域的創新實踐詮釋了“一企興百業旺”。企業代表將參加11月8日在四川省瀘州市舉辦的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宣傳推廣活動,并交流各自經驗做法。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共同發起的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宣傳推廣活動,旨在引導食品生產企業拓展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從而有效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食品工業優質原料供應保障能力,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據介紹,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與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司聯合開展了工業領域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征集工作。根據今年2月兩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征集工業領域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的通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中國調味品協會、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及中國蜂產品協會等單位,積極推薦了比較有代表性的農產品深加工典型優秀企業和典型案例。
為什么要舉辦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宣傳推廣活動?主辦方表示,一是國家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解決好“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要求立足各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二是時代需要。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農產品深加工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三是條件具備。我國糧食、油料、水果、蔬菜、畜禽等農產品資源豐富,其中絕大多數為可食用農產品,是良好的食品生產原料;隨著居民收入及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廣大消費者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食品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符合當今消費升級的潮流。四是能夠解決當前產業發展的痛點。培育專門用于加工的農產品品種,改變當前食品加工原料以鮮食農產品為主的現狀;提高農產品種植、養殖規模化程度,提升產品品質的一致性;提升農產品加工利用水平,最大限度挖掘農產品原料價值等。五是對食品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培育推廣加工適用型農產品品種,能夠解決當前原料來源雜、品質差、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有利于后續加工的提質增效;通過訂單農業或采取分紅、股權等合作方式打造原料規模化生產基地,能夠形成長期穩定的優質原料供應來源,顯著提升優質原料供應保障能力;通過組織專門農技農藝人員或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種植、養殖技術指導,重點規范農獸藥、肥料、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能夠有效避免出現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確保生產原料的品質。
即將舉辦的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宣傳推廣活動,得到了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及賽迪研究院等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活動期間,將通過經驗交流、展臺展示、專家分析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推廣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在深加工領域的好經驗、好做法。
下一步,主辦方還將加大對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的宣傳推廣,如組織編寫出版《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案例》、組織媒體深入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采訪報道等,以期在全行業樹立大食物觀,做強、做精、做專農產品深加工,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
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始終致力于小麥種植技術的研究,擁有精良的生產設備和工藝,現有掛面生產線100條,日生產掛面5000噸,年產值超150億元。公司產品原料主要為冀魯豫地區的優質小麥,從種植到原糧進倉,再到成品出庫,責任到人、層層把關,已形成供、產、銷良性循環;建立了多維度創新團隊,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對生產的推動作用;研發了適合兒童、老年人等不同消費群體以及不同消費場景的掛面產品。
公司通過土地入股、訂單農業等方式,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秸稈還田、土壤深耕深松技術、播后鎮壓技術、測土配方技術等農業新技術應用率達100%。基地農田全部改為噴灌,從播種到收獲全程實現機械化,加快了農業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雙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雙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肉類食品供應商,也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40年來,公司深耕肉類加工業,始終堅持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整合各種資源,把產業做專、產品做精、企業做大做強。
公司以畜禽屠宰和肉類深加工為核心,向上游發展飼料業和養豬業、養雞業,向下游發展包裝材料、調味料、冷鏈物流等產業,形成了主業突出、配套完善的產業集群,目前已在河南、黑龍江等18個省建成30家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這些肉類加工基地產銷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實現了建設一個工廠、帶動一片市場、惠及一方百姓。公司始終堅持培養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在行業內率先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積極探索新技術在農產品加工業的應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歡樂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歡樂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水果罐頭、植物蛋白飲料、果汁飲料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水果罐頭生產需采用適合罐藏的原料品種。以黃桃罐頭為例,黃桃成熟期高度集中,開發成熟期差異化的黃桃品種十分必要,公司2014年落戶山東蒙陰后,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培植適宜的黃桃品種“甜黃金”,使罐藏加工利用率提升8%以上。公司應用的果膠酶硬化技術,在保障當地桃子原料正常采收的同時,有效提升了產品品質。
公司各生產基地均處于水果資源豐富的地區,公司采用“農技中心+合作社+種植戶”的種植管理模式、“合作社+公司”的訂單農業采收方式,幫助種植戶增收,同時有效帶動當地儲存加工、電商物流、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香馳控股有限公司
作為現代化大型大豆、玉米精深加工企業,香馳控股有限公司建立了全溯源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農產品的綠色化、品牌化和可追溯。
在加工利用模式上,公司創新大豆、玉米精深加工新型循環經濟產業模式,推動“糧食加工”向“食品生產”轉型,“精深加工”向“品牌建設”升級。一是拓展農產品原料來源。公司在黑龍江省采用“公司+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建設了40萬畝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二是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工藝技術。目前,公司擁有近6000平方米的技術創新中心。三是完善農業生產主體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種植協議,以“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利益聯結方式組織基地生產,形成規模化種植、專業化加工、產業化經營模式。
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20多年的發展中,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始終踐行“食”字理論和“樹根”文化,矢志實現“百年品牌,走向世界”的企業目標。
一是創新技術提升品質。2012年,公司推出氣調包裝技術,對傳統散裝醬鹵制品進行包裝創新,驅動傳統工藝的變革,快速提升深加工環節生產力。二是助力鄉村振興。優質的香辛料是締造美味的前提,以前的花椒加工都是粗放式加工,公司向加工商傾囊相授智能化分揀經驗,引導其擯棄在地上晾曬、加工等傳統加工模式,并在其引進先進工藝、自動化加工設備等方面予以幫助。三是升級加工模式。公司不斷提高質量標準,加工商不斷進行工藝革新,在合作中,有效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
大連棒棰島海產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海參規模化生產企業,大連棒棰島海產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在農產品加工轉化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運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一是以刺參原種場的種源優勢和技術實力為依托,通過技術公開、跟蹤技術輔導和新型養殖設施推廣應用等方式,幫助養殖戶提高養殖管理水平、提升質量安全意識,使農產品產量增加,質量得到保證;二是“公司+原種場+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方式,降低了以往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帶來的風險;三是加工企業主動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提升了行業整體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改善了行業生態;四是根據農產品原料及加工副產物特性,圍繞消費者需求,大力開發營養、高效、便捷的新產品,延長加工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以葵花籽與堅果等為原料的休閑食品。經過多年發展,“洽洽”已成長為中國堅果行業的知名品牌,品牌價值達225.4億元。公司同當地經銷商和較大農戶達成戰略合作,實施優選種源的推廣種植和訂單農業。公司每年在新疆、甘肅等地推廣種植向日葵,訂單面積50萬—60萬畝,幫助2萬戶農戶致富。
公司研發及應用的多項技術,為堅果炒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預干燥聯合筒倉貯存技術的推廣,有效解決了原料貯藏品質控制問題,有效降低了原料貯存損耗,增加產地農業收入,提升終端產品的品質;自動可控化充氮氣調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堅果炒貨行業綠色保鮮技術水平;自動智能化包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減少了因人工包裝而產生的潛在污染問題。
青島開創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青島開創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于2007年成立,現已成長為中國水果蔬菜罐頭出口頭部企業。近年來,公司針對國際零售渠道,增加入場品種,快速擴大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份額。
2020年,公司采購原材料5.7萬噸,價值約2.5億元,有效促進了當地種植業升級,提高了農業生產主體的收入水平。多年來,公司始終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以蘆筍加工為例,公司采用“公司+農業專業合作社”模式,積極推進原料標準化、經營規模化、合作長期化、管理科學化,目前建設蘆筍基地約15000畝,為做強蘆筍產業打下了良好的原料基礎。
公司設定“做強單品,做全序列,積極融入國內國際供應鏈,成為全品類供應商”發展路線,擴大農產品銷售規模,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充分彰顯了企業的全品類優勢。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大力發展杏仁蛋白飲料產業,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幫扶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已在河北承德、河南鄭州等地建廠,50萬噸擴能項目已啟動,生產能力逐年提高。
經過不斷實踐,公司打造了“公司+杏仁加工廠+農戶+基地+物流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在山杏收購期間,杏農將杏核送到杏仁加工廠,公司質量管理員對杏仁的品質進行把關,在保證原料質量的基礎上,幫助杏農增收。此外,公司加強與高校合作,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建立山杏種質資源圃、研發杏仁脫苦技術,從而提高了杏仁的利用價值,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了產業鏈的再升級。
浙江天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天然食品原料與植物功能成分的研發。公司以農產品加工副產物如茶末、人參根須等為原料,對其中的功能成分進行綜合開發,提取物可應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對廢棄物資源的高值化再利用,大幅提高了農產品的綜合附加值;提取廢渣可用于開發綠色生物質,滿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時,解決了廢棄物對于環境的污染問題。
公司在浙江、吉林等多個產品原料生產地區,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協助合作社建立原料種植管理體系,對符合條件的種植基地實行包產包銷,在提高原料產量和質量的同時,解決農戶后顧之憂,助力農戶增收、農業增效,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天水長城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長城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甘肅天水當地及周邊地區蘋果資源優勢,全力打造上連農戶基地、下接市場客戶的蘋果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以果汁加工工業化帶動蘋果產業的發展。
公司以市場為導向,提高區域果品經濟效益,引導和帶動當地果農發展有機農業種植和生產,以增強當地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近年來,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產學研合作,不斷開發適應市場發展的產品,著力培育符合企業產業和產品發展定位的產學研一體化項目,致力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研究。同時,加強科技創新,做好濃縮蘋果汁加工過程控制,將濃縮蘋果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自由水進行加工利用,將果渣加工后作為飼料,利用膜濃縮技術降低能耗等,實現節能減排,提高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菱花集團有限公司
菱花集團有限公司應用自主研發的40多項高新技術,將工業農業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飼料,構建“農業種植—生物發酵—生物副產品—農業種植、養殖—生態工業農業觀光”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實施“種、養、加、銷、觀”一體化發展,開創了“農牧業內部循環、工農業自然循環、工農商大循環、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區域循環經濟新模式。公司已形成32萬噸調味品、50萬噸有機肥料、30萬噸生物飼料、4萬頭(只)特色養殖、60萬畝農業種植的生產能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菱花模式”做到了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全產業融合:工業“反哺”農業,提供優質有機肥料、生物飼料;農業支撐工業,提供優質玉米、小麥等原料;工業農業雙向自然循環,1噸味精產生的副產品有機肥可滿足3畝地用肥所需,3畝地收獲的玉米可加工1噸味精;農牧業內部自然循環,種植提供秸稈飼料、青貯飼料或發酵生產黃貯飼料,特色養殖實現秸稈“過腹還田”、糞污“堆肥還田”,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酸菜、辣椒、大蒜、生姜、豆瓣醬等主要原料基地化管理,確保源頭食品安全和品質穩定。
公司已與農戶建立了利益聯結關系,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訂單合同+農戶”“公司+農場”等模式,積極帶動約3萬多農戶增收,每戶年均增收達4000元。公司通過在食品供應鏈上下游廣泛調查,與相關原料供應商,接觸材料供應商開放合作。通過推動農產品基地化和產地化溯源系統建立及加工工藝過程標準化,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的管理和控制體系,解決了桂皮、山奈等農產品的重金屬超標問題,從源頭上確保了產品的安全。公司在農產品深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成果,正在影響和改變著行業,其中酸菜的“二次發酵”技術、發酵池的安全涂層技術、姬松茸的標準化種植技術等已在行業推廣使用。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將白酒生產的“第一車間”放到田間地頭,探索并形成了“公司+科研院所+有機農場(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的基地管理運作模式,以企業聯結有機農場,有機農場聯結種植戶,形成種植、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的“扁平化管理”運行機制。
按照“依龍頭、育基地、建專合、聯種植戶、壯龍頭、富農民、興鄉村”的思路,在四川瀘州建立多個核心示范區進行推廣示范,輻射帶動了全市及周邊高粱產業的發展,推動了訂單農業的發展。以合同為紐帶,與有機農場形成經濟共同體和產業內部利益補償機制,發揮農業產業協同效應,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同時,有機基地保障了釀酒原糧的供應和質量安全,改善了田間生態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發揮重大作用,有效推動瀘州高粱產業走向有機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化經營道路,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寧夏恒生西夏王酒業有限公司
寧夏恒生西夏王酒業有限公司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農墾精神”,提高釀造技術,豐富產品品系,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試驗種植“北紅”“北玫”葡萄,開發了西夏王“北紅北玫”半干葡萄酒,標志著中國獨有的高抗寒、抗病特色釀酒葡萄品種實現成果轉化;打造質量追溯體系,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標準及地方標準,助力葡萄酒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寧夏葡萄酒產業培養大批技術骨干及一線的技能人才,寧夏近七成酒莊的種植師、釀酒師都曾在西夏王酒廠學習或工作;發揮企業帶動作用,打造“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幫扶模式,每年可帶動周邊勞動力增加勞務收入3500多萬元,助力鄉村振興。如今,公司已初步形成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有效帶動了寧夏葡萄產業的快速發展。
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大生產+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強服務”全產業鏈。在品種選育上,實現青菜頭雜種優勢利用,育成“永安小葉”“涪雜2號”等新品種十余個;在品質選育上,培育“涪優928”等青菜頭新品種。
公司建立“企業+基地(加工大戶)+農戶(合作社)”的風險利益共擔共享的產業化經營機制,與基地榨菜專業合作社、大戶緊密聯系,構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帶領涪陵及周邊地區菜農增收致富,并形成榨菜產業集聚區,帶動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在產品深加工方面,推廣集智能制造工藝、大數據高效管理、和諧生態環境于一體的農產品加工智能制造。以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為引領,讓榨菜產品走上低鹽之路,改變消費者認知,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精耕青梅產業,致力于將小青梅發展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致富果”、推動綠色發展的“生態果”。
公司提出中國梅產業“531工程”,即5年內在全國1000個鄉鎮推廣青梅種植100萬畝,惠農100萬戶。公司積極推廣宣傳青梅種植,進行科學種植技術培訓、服務、跟蹤指導,制訂青梅種植、采收管理等技術規范,由政府進行中間擔保,企業指派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戶提供管理與技術指導,并簽訂產銷合同,保障農戶的產品銷路和利益。2021年,公司帶動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數量8500人,帶動從事農產品原料生產的人員數量1560人。
公司積極推進新產品研發,同時,公司還先后承擔了多項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和蕪湖市科技計劃項目,參與或主持制定了多項行業相關標準。
云南嘉華食品有限公司
云南嘉華食品有限公司在食用玫瑰深加工上持續發力,在云南省楚雄州、曲靖市等自然環境良好的農業地區,建有3000畝食用玫瑰種植基地,以科學、嚴謹、綠色的管養方式確保了玫瑰花原料的高品質。
公司吸收當地部分農戶成為企業職工,人均月工資在3500元左右。在采花期間,視產花量雇傭300—400人采花,每人日工資在120—150元。基地員工均參加公司組織的種植規程、種植技術、管理規程等相關培訓。2008年,公司在整合云南特色地方點心鮮花餅的工藝后,推出嘉華鮮花餅系列產品,引領云南旅游市場鮮花餅伴手禮的風潮。自此,全省約有900余家食品企業跟進,形成了鮮花餅生產熱潮,帶動了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繁榮。
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對蜂王漿等蜂產品展開專業研究和深度開發。從2003年起,公司先后在江蘇、安徽、陜西、湖北、新疆、青海等優質生態區域建立了20多個養蜂基地,蜂群數量達13.5萬余群。
公司建立養蜂基地辦公室,每年派駐蜂學專家對基地蜂農進行養蜂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基地蜂農的養蜂技能。公司還成立了老山蜂業產業化聯合體,以蜂產品為媒介,以農業企業為龍頭、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蜂農為基礎,把三大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產業化鏈條,提高整體競爭力。通過聯合放大,帶領廣大蜂農共同致富。
多年來,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對蜂蜜、蜂王漿等傳統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和蜂產品衍生產品的二次開發,實現了產值及效益的倍增,在提升公司效益的同時,也能“反哺”養蜂生產,形成良性循環。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體系模式,通過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形式整合農村土地、居民用地、城鎮用地、建設用地、現有閑置房屋納入合作社資產體系,進行資產評估,根據年收益率給予村民保底收入,同時給村民5%的分紅,確保農戶利益。公司長期在南疆地區派駐紅棗種植專家,培訓鄉村干部及當地棗農超過1萬余人,有效預防棗樹病蟲害的發生,對提高紅棗產量、品質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紅棗的規模化、特色化種植,加工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鄭州市特色紅棗小鎮的批準建設,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公司將銀耳、百合、枸杞、山楂等特色農產品與紅棗結合,打造高品質的食藥同源產品,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升級。
晉江力綠食品有限公司
晉江力綠食品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全產業鏈。以海苔產業為例,其涵蓋紫菜品種、育苗、養殖、科研、技術、生產、質量、品牌、市場等各環節。公司通過“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管理模式,有效帶動當地農民擴大生產,引進“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加工、統一倉儲、統一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保護價訂單協議形式,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和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和引導農民生產高品質的農副產品,增加農民收入。
同時,公司的海苔研發中心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創新融入多種農副產品,實現產品架構的升級和迭代。
益海嘉里(哈爾濱)糧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哈爾濱)糧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在水稻深加工模式上不斷探索創新。公司歷時十多年,探索創立了“水稻循環經濟”全新產業模式,建成了“精深加工、變廢為寶”的綠色低碳產業鏈。
在農產品深加工利用模式上,公司探索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在米糠提取稻米油方向上深挖。公司采用先進的工藝設備,從米糠中提取油脂,生產出健康的稻米油,在延長產業鏈的同時,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在稻米油生產中,運用了6小時膨化保鮮、低溫萃取以及綠色酶法脫膠等一系列生產工藝技術,使谷物活性營養物質得以有效保留。在加工模式上,公司通過“優質品種、優良產地、優價收購、優化技術”的“四優”訂單農業,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公司以訂單農業為紐帶,從市場需求出發,讓企業和農戶成為利益共同體,讓農民不僅種糧有動力、賣糧不發愁,更能增產又增收。
中糧(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中糧(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以新疆棉籽為主要生產原料,采用壓榨加浸出的工藝生產棉籽油,采購半徑輻射北疆棉籽主產區,平均年收購量15萬噸,覆蓋種植面積近90萬畝,帶動農戶8900戶。2021年以來,公司根據中糧油脂“立足當地”的戰略布局,充分發揮玉米主產區的地理優勢,以提高開機率、提高產品競爭力為目標,大力發展小油種、特色油種產品,開展了玉米油加工業務,新增產能10000噸/年,在豐富百姓餐桌的同時,增強了企業的產業帶動力。
公司積極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公司農業戶口員工占比達45%。同時,為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用,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公司聯合自治區內各大棉花加工、玉米加工、養殖等上下游企業,成立了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大戶或家庭農場”為模式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與農戶之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組織一體化、生產訂單化、技術標準化、服務全程化,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讓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形成以區域農業優勢資源為基礎、多個涉農組織為主體、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為支撐、相關服務機構為輔助、加工集聚地為核心,上下游緊密協作、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規模較大的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群體。目前,公司年采購面粉和糯米粉20多萬噸,肉類、蔬菜、白糖近20萬噸,聯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帶動中小企業4600家,幫助40萬農戶增收。
三全研發中心在食品行業,尤其是速凍食品研發創新和檢驗檢測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公司重視產學研合作,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河南省食品工業科學研究所、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長期而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公司主持、參與起草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安井”品牌速凍食品,目前共有300多個品種速凍食品,冷凍魚糜是公司采購的大宗原料之一。
多年來,公司研制除油氣浮漂洗設備和噴淋水回收設備,確保冷凍魚糜產品的脂肪殘留量低于2%,冷凍魚糜得率提高10%以上。公司聯合江南大學研發了MTGase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定量檢測技術,建立了MTGase的Sandwich-ELISA定量檢測方法,實現了冷凍魚糜中MTGase的檢測;自主開發了淡水魚糜和海水魚糜混合加工技術,解決了海水魚原料緊缺及淡水魚糜資源利用的問題。
公司自主研發多項核心技術,實現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覆蓋。同時,公司將多項關鍵技術轉化成自有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及轉化應用推動了上游魚糜產業的蓬勃發展,間接帶動逾萬名漁民和農民就業增收。
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經過3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咸味香精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如今,這些技術已落地轉化為各種風味的雞粉、雞膏類產品,廣泛應用于雞精、復合調味料、肉類、休閑食品等領域。
公司以獨特的模式服務于食品產業和農業,即利用大量初級農產品甚至邊角料進行精深加工,生產咸味食品香精和復合調味料,為食品產業創新產品提供了風味支撐。公司產品主要以肉類、香辛料、蔬菜等農副產品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靶向深度酶解技術、熱反應定向生香技術、穩態化緩釋技術等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的營養成分、風味物質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用于食品產業增鮮調味。公司通過自身發展帶動農產品原料的生產,形成了完整的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
陜西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大花椒主產區建立合作基地,擁有5000噸智能立體式充氮冷儲庫,通過精準的溫度控制及充氮控氧系統,有效減少了香辛料中風味物質的流失,并配備食品級花椒原料精選車間、超臨界萃取車間等,形成了“天然香辛料原料—粉料—提取物”3種不同應用狀態下的產品,為方便食品、調味品、復合調味料及肉制品企業提供穩定的高品質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致力于做下游企業的“麻味解決專家”。
公司先后與北京工商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江南大學等院校機構合作,致力于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與相關機構合作牽頭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為行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標準支撐;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助力花椒種植地區的農業發展,帶動花椒種植戶增收致富。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目前擁有13個酵母工廠,酵母類產品總產能超過35萬噸,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多項科研項目和發明。
多年來,公司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延長酵母產業鏈,有效提升糖蜜和水解糖等農產品的附加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有效帶動了上游原料規模化發展;解決了傳統老面發酵的發酵速度慢、食品安全無保障、難以工業化等問題。同時,公司將酵母技術應用到釀酒領域,優化了釀酒生產工藝、提升了酒企出酒率、穩定了酒類品質,實現了玉米、高粱、大米、秸稈等生物質高值化利用。
公司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農產品深加工產物進行轉化、利用,形成“原料來自農產品加工、主產品端上餐桌、衍生產品又為農業服務”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聚焦蓮子深加工關鍵技術,以開放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新發展。
公司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需求,打造“蓮子—蓮蓉—月餅”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通過農、產、學、研、用相結合,解決蓮子在種植中出現的問題,為產品增產、農民增收做出貢獻;育種綜合利用蓮子種植及加工的副產物,提升農產品的效益。通過系統和應用的基礎研究,構建蓮子食品的工程化開發體系,創新一系列蓮子加工關鍵技術,開創蓮子高值化加工利用新途徑,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
公司輻射帶動蓮子產區種植業和加工業的發展,實現特產經濟作物的大產業格局,實現蓮子加工產業的整體技術升級和結構優化調整,推動我國蓮子加工產業發展,促進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寧夏沃福百瑞枸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夏沃福百瑞枸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向科技創新要動力,走產學研融合發展之路,先后與江南大學、中國中醫藥研究院、內蒙古農業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開發優新產品,拓展國內外市場。目前,公司多項自主技術已實現轉化應用,促進了產品質量的升級和工藝技術水平、生產效率的提高。
公司以“龍頭企業+基地+枸杞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進行有機枸杞基地建設和標準化管理,與基地農戶、枸杞合作社實行訂單合作方式,建立產前、產中、產后聯動,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實行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科學化管理,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此外,公司積極落實寧夏關于做強做優枸杞特色產業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市場開拓等優勢,助力寧夏枸杞產業現代化、標準化、精深化發展。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