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就業是民生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在湖湘大地,活躍著數千萬的樂業三湘人,他們組成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鮮活因素。聚焦樂業三湘人,中人社傳媒正式推出“穩企業·保就業”系列活動融媒體報道,推出100位就業創業典型,展現新時代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生動畫卷。
就業者說(17)丨機械“雕刻師”符國強
人物素描:常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金工車間加工中心高級技師,全國煙草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五屆湖南省技能大師獲得者,享受湖南省特殊津貼。
0.0075mm,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10,若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想象這是機械加工能達到的精度。
這些常人肉眼難見的誤差,經符國強之手,不僅能很快“把脈”問題的根源,常常還能給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符國強究竟有什么絕活兒?讓我們走進常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金工車間加工一探究竟。
“我們研制的第一代雙煙道超高速卷接設備,速度達到16000支/分鐘。”符國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道。
驚人的速度、超高的效率,離不開一個個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零件的“咬合”協作。它們為煙草事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符國強就是在這些零件上精雕細鏤的“雕刻師”。
1994年8月,剛從學校畢業的符國強進入常德煙機公司,面對龐大的設備、復雜的加工程序,一無所知的他憑借迎難而上的頑強毅力,一口一口把困難“啃下來”。
早年很多零件加工沒有設計專用工裝,不僅效率低,而且廢品率高。這些問題,符國強看在眼里,一邊跟著師傅苦學打下扎實的基本功,一邊琢磨如何能夠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
2004年,符國強擔任車間班組長,帶頭攻關負責項目,這給他放開膀子創新實踐帶來了好機會。
白天學、晚上鉆,還常常獨自泡在車間學習數控和編程,就這樣,2005年,一款用半軸零件加工的工裝終于正式投入生產,原來得30分鐘手工操作,改進后不到3分鐘即可完成,不僅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而且加工精度遠遠超過預期,達到了0.0075mm的要求。
“零件刀具在符國強的手里,他就忍不住想“動一動”。數百件刀具,只要是符國強曾使用過,他就能憑借經驗判斷出刀具的型號,以及鉆頭部分是否有磨損,是否能夠繼續使用,從而避免廢品的產生。他對這些精密的機械零件近乎癡迷,有同事們稱他為機械加工的“特工”。
2012年,公司引進了最先進的柔性生產線,新設備由于對關鍵零件要求高,很難達到批量加工合格的要求,一度給設備的市場推廣帶來了不利影響。
為了盡早解決這個加工難題,符國強又開始了長達數個月的琢磨,首先優化零件的裝夾方法,通過減少裝夾次數,在第一批5件的加工中,將零件的加工周期縮短到了一個多月。之后,他又對工裝進行了改進,定制特殊刀具,并將零件的加工工藝優化,通過反復的試驗,在第二批5件的加工中,零件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如今,從毛坯件到成品,不僅有專門的物料自動搬運系統,在連續運轉的情況下還可實現多品種的加工。符國強介紹:“我只需設置好加工程序,接下來的2天只要實時監控設備運轉情況就行了。”而此前,加工這樣一個零件,需要花上一個禮拜。
在符國強身上,這樣的改進創新不勝枚舉,這些年來,他的創新多達三十多個,多次獲得中煙機械集團和常德煙機公司活動和質量改進的特等獎和一等獎,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符國強的車間工位上,復雜的工裝零件如立軍姿般整齊地依次排開,摸上去光滑平整,徒弟們稱,師傅做出來的零件就是與常人不一般,它“漂亮”。
符國強常說“我做出來的零件就代表我。”多年來,符國強以高超的技術、縝密的思維,積極創新,勇于探索,攻克了一個有一個加工技術難題,鑄造了一批又一批精品。
在帶徒弟上,符國強也并沒有循規蹈矩,他按照每個徒弟的特點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培養方式,并將20多年來加工中心操作一線的寶貴經歷傾囊相授,無私地與同事們分享。
“我認為,匠心是愛崗敬業、不遺余力、精益求精、使命傳承,此外,還有敢于探索創新的精神。”符國強說,“如果說我有什么絕活兒,那就是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些,我相信沒有做不好的事,除非你并不想做好。”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