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這一紅頭文件的發布,給整個VR/AR產業注入了更多的成長動力。
11月1日下午,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體育總局等五個部門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給出2026年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AR+VR眼鏡,全景相機等)等具體目標。
對此文件,有專家解讀稱,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蘊含很大的機會,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新企業崛起。
不過,有熟悉VR/AR的業內資深人士則表示,該文件的發布會對國內VR/AR有一些產業支持,但是現階段,VR/AR產業還是缺乏高粘度的應用場景,需要一定的發展時間,該人士認為,生態建設和應用場景建設更為重要。
換句話來說,未來三年內仍是市場培育的關鍵時期。當然,有業內人士更是直言,還是得終端廠商自己修煉內功。
專家如何解讀這一文件?
《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指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期,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開展10類虛擬視聽制作應用示范,打造10個“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對于2500萬臺終端銷量和3500億元市場規模這個兩個核心的數字,專家解讀稱,2500萬臺終端銷量(AR+VR眼鏡,全景相機等)是合理的數字,對于消費電子產品而言,并不是很大的量。而這個2500萬臺是假設手機廠商會發力,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會從移動計算機平臺著手推動銷量的產生。
同時,其還指出,這個數據同時針對To B和ToC ,目前To B會多一點,未來2—3年一定會看到VR直播的崛起,帶動很大的流量。
而對于規模按照十類應用如何拆分這一問題,專家則解讀稱,按照3000億來計算,ToB+ToC G的工業生產保守會分到500億元,文旅(包括NFT、游戲)會分到700億元;融合媒體(VR直播、線上直播等)目前流量偏弱,分300-400億元左右;To B的K12是最大現金牛,現金流量和投入最高,在700億元左右;體育賽事和健康100億元左右,商貿創意(VR看房、視頻會議、衍生辦公等)在200億元左右,其他在100億元以內,其中智慧城市偏多。
另外,《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文件顯示,在推動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方面,圍繞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播、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細分領域,做優“虛擬現實+”內生能力,強化虛擬現實與5G、人工只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疊加“虛擬現實+”賦能能力。
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面向特定場景、具備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研發。在近眼顯示技術方面,重點推動Fast—LCD、硅基OLED、MicroLED等微顯示技術升級,發展高性能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學模組、陣列與衍射光波導等器件,開展輻輳調節沖粗緩解、光場顯示等前瞻領域研發,加快近眼顯示向高分辨率、大視場角、輕薄化方向發展。
同時,提升全力產業鏈共給能力。在關鍵器件方面,著力突破高性能、低功耗的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支持8K 60幀及以上視頻編解碼、高性能圖形渲染、傳感融合與三維重建等功能。推進4K以上新型顯示器件的規模量產,開發配套顯示驅動芯片,優化自由曲面、光波導等光學器件的視覺性能、體積、重量、成本。
在終端外設方面,發展一體式、分體式、車載式、云化終端等多形態虛擬現實設備,優化終端體積、續航、畫面質量、智能感知等指標,研發可裸眼觀看、沉浸式還音的視音頻系統裝置,研發3D化,實時性,多任務虛擬現實操作系統,提升手機生成與顯示虛擬內容的能力。
對此,專家解讀稱,圍繞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細分領域”,文件描述較謹慎,實際也在描述web3.0和元宇宙,會形成下一個計算機平臺。
龍頭企業提前卡位
其實,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一文件對整個手機產業造成一定的積極影響,因為手機產業鏈已有龍頭企業提前卡位,并投資數百億元,生產VR顯示面板、MiniLED直顯背板等高端顯示產品。
2022年10月31日,京東方發布公告稱,隨著科技和產業生態的持續發展,VR產品需求持續釋放,帶動著相關產業鏈急速發展,作為VR產品核心器件的微顯示產品也將迎來高速增長。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依據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在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京東方下屬控股子公司北京京東方創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元科技”、“項目公司”)擬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投資建設應用LTPO技術的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 著力布局VR顯示產品市場,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結構,鞏固公司半導體顯示行業龍頭地位。
據了解,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約為290億元,設計產能為50千片/月,項目周期自2023年至2025年,2025年量產,2026年滿產。
由此不難看出,在時間節點上,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周期與《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時間頗為吻合。
另外,對于項目實施的必要性,京東方也直言,未來VR產品應用的顯示技術主要有LTPS(低溫多晶硅)/LTPO(低溫多晶氧化物)和Micro OLED兩種;Micro OLED采用半導體和OLED技術在晶圓上制作,可以實現更高的像素密度,但成本也更高。
LTPO技術相比目前主要應用的LTPS技術,能夠在增加有限成本的基礎上滿足VR產品對于像素密度進一步提升的要求。因此,LTPS/LTPO技術有望成為未來VR產品中的主流顯示技術。考慮到京東方當前并不具備應用于 VR產品的LTPO技術批量量產的產能布局,為搶占未來VR市場份額,滿足戰略客戶的需求,京東方有必要進行應用于VR產品的LTPS/LTPO相關的技術和產能布局。
此外,集微網發現,光學大廠舜宇光學也已提前卡位。據了解,舜宇光學設立的XR ODM企業浙江舜為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年6月30日正式開業。
換句話來說,頭部企業憑借著敏銳的市場嗅覺已提前卡位VR/MR/AR市場。不過,據業內人士反饋,VR的銷量要遠高于AR,但是今年VR的銷量確實不理想。
有業內人士更是透露,由于手機市場銷量疲軟,各家紛紛入局非手機市場,目前整個VR市場內卷現象也頗為嚴重,另外,頭部VR上游企業帶頭價格卡位,因此也加大了其它廠商開拓這一市場的難度。
“其實目前VR/MR/AR市場表現不佳,而最大的瓶頸主要是在生態建設和應用場景建設上。”另外一位業內人士直言。在其看來,《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文件的出爐,對國內VR產業有一些支持,但是現階段,VR產業還是缺乏高粘度的應用場景,仍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展。
當然,其實通過京東方VR產品的量產時間便可以看出,這一市場仍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去培育,另外,在這個過程當中,終端還得自己“猛修內功”。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